当前位置: 首页 质量监控 本科质量报告 正文
内蒙古大学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日期:2020-12-07浏览: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区域定位。建校伊始,就确立了内蒙古大学要教学科研并重,注重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注重基础学科研究,注重办学质量,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力争在全国达到一定高度与水平,成为自治区最高学府和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繁荣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的双重任务基本办学方针。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201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高校、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率先进入双一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197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殷切嘱托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建校63年来,内蒙古大学遵循双重任务办学基本方针,践行求真务实的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优良校风和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育人为本、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建校以来,培养各类人才近12万人,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高级领导干部、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各行业的骨干力量,有4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校现已成为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大学,蒙古学和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学科群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一批重点建设学科也正在迅速发展。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另有1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级重点研究平台;有42个(理工科32个、人文社科10个)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94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西部卓越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学校。

长期以来,内蒙古大学致力于建设优质资源,吸引优质生源,提供优质服务,给予优质培养,不断巩固和加强本科教学的优质品牌。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成长成才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1. 办学目标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遵循双重任务办学基本方针,秉承求真务实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扎根边疆,立德树人,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双重任务办学理念,立足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具备健全人格与强健体魄、宽厚基础与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魅力、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促进地区进步、时代发展的带头人与骨干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设本科专业94个,分属11个学科门类,包括哲学1个、经济学4个、法学6个、教育学1个、文学9个、历史学3个、理学13个、工学23个、农学1个、管理学14个、艺术学19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6个、自治区品牌专业48个,蒙古语授课专业10个。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一览表

学科门类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占比(%

1.06

4.26

6.38

1.06

9.57

3.19

学科门类

理学

工学

管理学

农学

艺术学

 

占比(%

13.83

24.47

14.89

1.06

20.21

 

(三)在校学生规模

目前,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2655人(不含满洲里学院,下同),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82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77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12人,普通本科生13792人,普通专科生1669人,预科生180人,留学生409人(其中本科生147人、硕士研究生154人、博士研究生108人),函授生1507人,普通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60.88%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招生工作。积极采取生源基地建设、校园开放日、走进中学等措施吸引优质生源,加大在主流媒体、自媒体宣传学校招生政策、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力度。本科生源结构更加合理,生源质量稳步提高。

2020年,学校有8个专业按3个大类招生,另有66个专业按专业招生。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录取本科生3420人(含预科生180人),其中区外招生1143人,区内招生2277人,区外生源占33.42%;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学生1125人,占32.89%;区内中学阶段用蒙古语授课学生651人,占19.04%。自治区内普通文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62.9分,普通理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91.9分,蒙授文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80.2分,蒙授理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150.8分;区内考生第一志愿专业录取率100%;新生报到率98.79%

二、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建设

1. 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本科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学校加快实施高端人才发展战略,深入研究探索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将师资队伍作为第一资源进行建设,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优良制度文化、提升平台设备支撑条件、提高薪酬待遇四方面入手,系统增强了学校人才制度体系竞争力和人才吸引聚集力,激发学校内生活力。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首要指标和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守住师德底线,制定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将师德考核作为入职、绩效、职称评聘、各类人选推荐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建立师德违规查处通报和报告制度,并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追求师德高标准,出台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等文件,开展三全育人”“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评选活动,选树师德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带头作用。

二是构建引育并举制度体系。制定实施了以年薪制”“评聘目标任务考核为主要特点的骏马计划,实施以薪酬任务匹配为特点的柔性引进人才办法,高端人才对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制定以符合学科发展和具有发展潜质为主要特点的青年英才引进办法,实施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采取创新主题、人才团队、平台条件、竞争立项、成果产出五要素同步匹配措施,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科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是加快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在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方面破除五唯,建立分层分类评审、综合评价和代表作校外同行专家评价制度。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探索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建立单位工作进取奖评审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学校核算和学院分配的二级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四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化培训项目、国际交流和科研合作,支持教师参与教学培训、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工作,建立了三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设立了教师学术提升支持项目。

五是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和地区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结合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打造了学术创新团队,促进了学科交叉和融合,增强组织创新和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

人才战略的实施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学校面向海内外的人才聚集力得到显著增强,高端人才引育取得新突破,全职引进杰青胡薇、柔性引进法国药学科学院院士张勇民等学科带头人,一批青年英才快速成长并在学界崭露头角,国家级创新团队、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杰青优青青千等高端人才建设取得新突破,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实现由聚集优秀博士引育高端人才的转变。

2. 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2020年,学校共有教职工2065人,其中专任教师126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07人(其中正高级262人、副高级445人),占55.85%;讲师546人,占43.13%;助教13人,占1.02%。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1158人,占91.4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74人,占69.04%,其中校本部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32人,占74.22%)。年龄结构方面,34岁以下教师181人,占14.30%3544岁教师556人,占43.92%45岁以上教师529人,占41.78%。学缘结构方面,具有外校学缘的教师878人,占69.35%

学校现有从事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和实验管理人员402人,其中,高级职称214人,占53.23%;中级职称168人,占41.79%;具有博士学位的244人,占60.70%;硕士学位的98人,占24.38%;年龄在45岁以下的338人,占84.08%

学校现有思想政治工作人员263人,其中,专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40人,高级职称16人,占40%;中级职称23人,占57.50%;具有博士学位25人,占62.50%;硕士学位10人,占25%;年龄在45岁以下的20人,占50%。专职党务工作人员112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52人,占46.43%;专职辅导员111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87人,占78.38%

学校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26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252人;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9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奖28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9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2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奖19人;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18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4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6个。1个团队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人被中宣部授予最美支边人物称号,4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3. 生师比

2020年,学校有专任教师1266人,外聘教师216人。折合教师总数1374人,折合在校生总数28375.7人,生师比为20.65:1

4. 本科生主讲教师和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

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是学校的基本教学制度,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是教授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责。学校贯彻落实《内蒙古大学关于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2019—2020学年应授课教授239人,实际授课230人,占96.23%;共开设课程2183门、4557门次,其中教授授课554.41门次,占总开课门次数的12.17%;主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授194人,249.58人次,占应授课教授总人数的84.35%

(二)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不断完善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逐年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严格教学经费使用管理,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益。2019年,安排本科专项教学经费2288.5万元,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425.00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72.66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 214.78 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758.27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52.68 元,生均实习经费为 155.73元。

(三)教学设施建设及应用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405455.87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62.04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77480.89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90712.89平方米(其中智慧教室1817.52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66平方米。实验室面积为101475.2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为4.78平方米。

教学科研仪器资产总值113435.57万元,年度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617.58万元,新增教学科研仪器占比17.16%,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万元。

图书馆2个,建筑面积4352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51.04万册、电子图书与期刊823842册,生均纸质图书123.71册,生均电子图书、期刊29.03册。有体育教学场馆128个,其中体育馆2个,标准化操场2个。运动场面积70758平方米,体育馆面积24008平方米,生均体育馆面积1.06平方米,生均运动场面积 3.12平方米。

学生宿舍面积192754.53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8.51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27874平方米,生均食堂面积1.23平方米,较好地满足了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和生活的需要。上述指标全部达到教育部办学条件指标要求。

学校紧紧围绕聚焦内涵发展、加快双一流部省合建的建设目标任务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全方位支持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以师生体验为中心的信息综合服务能力。校园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和校园生活等各方面深度融合向深层次推进,建设重心逐步从数字化校园向智慧化校园建设过渡演进。积极推广校园云计算平台建设使用,校园信息化建设进入网络高速互联、云计算、移动互联的建设新阶段。学校公共服务主数据平台与各业务系统已实现互联互通,校园信息网络基础条件和安全设施设备进一步加固完善。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满足师生对安全稳定、大规模网络应用的迫切需求,开通了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统一认证与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平台CARSI服务、紧急扩容校园VPN系统、云桌面系统等网络信息远程服务,推出多种举措、提供多种服务,支持学校信息化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大力推进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现有课程资源5748套。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深入实施《内蒙古大学新时代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方案》,统筹推进学校12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10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6个重点专业和30个达标专业按照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进行重点立项建设,8个专业开展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按照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要求,组织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编制三年建设规划,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制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方案》,组织符合条件的专业启动自我评估。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通过结题验收。

加大专业调整力度,优化专业结构,把按社会需求办专业作为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前提条件,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淘汰一批学科归属不明确、生源质量差、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培养质量不高、就业率低的本科专业。新增一批符合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交叉、融合、综合的新型专业。建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预警机制,完善招生、培养、就业三者的联动机制。

2020年,新增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和车辆工程2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总数达到94个,金融工程、文物与博物馆学、汽车服务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26个专业未招生;申报新增古典文献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2个专业申报调整学位授予门类。2019级开设辅修学士学位专业7个,录取学生433人。

(二)课程建设

深入实施《内蒙古大学新时代本科课程建设方案》,调整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着力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对6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重点建设,深入推进思政课内容、讲授方法、载体形式改革创新,落实校院两级领导思政课讲授制度。积极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新增1个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项目。贯彻《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通知》的重要精神,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中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组织举办理论学习轻骑兵”“青春告白祖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宣讲会及校院两级形势政策报告会57场。2019—2020学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堂123个,开设四史类通识教育选修课4门。

二是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教学改革,遴选7个课程思政试点示范学院、22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实现了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全覆盖。

三是实施“531”课程质量提升计划,立项建设主干核心课442 门、一流本科课程159门、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19门,推动课程调整优化内容结构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课程考核机制,实施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优化备课、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合作性学习、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必要环节,提高关键环节教学质量。

四是加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开发力度,立项建设第九批30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使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总量达到271门。

五是推荐1门线上、1门社会实践、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6门线下课程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11门线下、10门线上线下混合式、3门社会实践、5门虚拟仿真课程参评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10门在线开放课上线运行,2门课程入选中宣部学习强国慕课。

六是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建设基层教学组织261个,进一步加强教研室、课程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教师全员纳入基层教学组织。

七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新建智慧教室18间,建设“IMU课程建设与交流中心,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

2019—2020学年,学校共开设课程2183门,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72门,通识教育选修课226门,专业必修课936门,专业选修课917门;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226门、454门次,学生选课22679人次;开设在线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26门、172门次,学生选课14826人次。

2019年获评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教坛新秀1人、教学团队1个,评选表彰校级教学名师8人、教坛新秀8人、教学团队9个,推荐2人参评国家级教学名师。

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精彩一课”1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8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7门。

(三)教材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材选用管理,成立由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等多部门组成的教材领导小组,成立21个院级教材选用工作小组。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要求,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秋季学期本科课程教材选用及备案工作的通知》,明确严格遵循基层教学组织审查、学院教材选用工作专家组审核、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三级教材选用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教材选用程序。

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工作的通知》,凡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关课程,必须把马工程重点教材作为该课程指定教材统一使用;2019年共有88门课程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覆盖学生6797人次。组织参加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示范培训21人次。

积极组织开展教材建设工作,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获批全国大中专院校蒙古文教材编译出版选题6项。

(四)课堂教学

按照《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严格课堂教学纪律,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牢固树立教师是所授课程教学质量和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责任人观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把落实十项准则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首要任务。依据《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程》,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纪律、教书育人的职责和行为规范。坚守课堂教学纪律,加强教师调停课管理,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把控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严格设置主讲教师资质条件。

2019—2020学年,开设理论课教学课堂4312个,其中在线理论课堂95个(78个通识教育选修课课堂、17个通识教育必修课课堂),线下理论课堂4217个。线下理论课堂中,小于等于29人课堂738个,占17.50%30—79人的课堂2960个,占70.19%80—119人的课堂337个,占7.99%;大于120人的课堂182个(其中通识教育课必修课课堂有171个,含形势与政策课课堂123个),占4.32%

(五)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学工作

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有效平稳应对疫情防控大考。

1. 统筹规划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在寒假期间对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启用在线大学等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进一步支持本科生自主学习的通知》《关于做好2019—2020 学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本科教学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本科教学总体安排、在线教学基本要求、组织领导与服务支持进行统筹规划,对参与在线教学的师生、在线考试、学分互认、课程评价等提出具体要求。

2. 多措并举保障线上教学平稳运行

2020年春季学期计划开设校内课程2335门次,实际开设2214门次,开课率94.82%,开课教师1113人,参加学生13972人。通过智慧树、学堂在线、超星尔雅等在线教学平台开设108门在线通识教育选修课,参加学生14383人次。学校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在线教学质量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一是促进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组织各类线上教学培训数十场,加强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二是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效果,根据学生和家长在线教学问卷调查,动态调整教学安排;三是强化教学监督,通过教学督导、学院领导听课看课和在线课程质量调查,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持续改进;四是营造浓厚氛围,挖掘20余个优秀在线教学案例并进行宣传,提升教师线上教学成就感和获得感。

3. 精心安排毕业年级教学工作

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2020届本科毕业生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2020届毕业生教学毕业有关事宜的通知》,对毕业生的课程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审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确保毕业生在质量不降的前提下顺利毕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毕业的影响。各教学单位制定延期开学期间本科教学工作方案,明确不同专业线上教学规划和学院监督举措。

(六)实践教学

学校不断完善以贯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主线,以课内与课外相互衔接、校内与校外相互补充为途径,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践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为层次,以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为平台,以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与综合训练为内容的一条主线、两种途径、三个层次、四类平台、五项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

进一步加强本科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本科教学实验室消防设备专项检查、教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检查等 3次全校本科教学实验室安全大检查,梳理、反馈存在问题,加强本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为2019级本科生印发了《学生实验安全手册》。

2020年,学校共开设各种实验课程793门,其中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315门,课内含实验项目的课程478门。开设实验项目1336项,开出率为100%,其中验证性、演示性实验490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844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开设实验项目的63.17%。全年承担实验教学220995人次数,完成实验教学976288人时数,投入专项经费161万元用于实践教学运行补偿经费。2019—2020学年,投入经费783万元建设、改造本科教学实验室11个。

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建设。2019—2020学年,投入经费150万立项建设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推荐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1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97个。

(七)毕业论文(设计)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相统一原则,促进教学与科研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多来源于指导教师承担的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以及社会生产实践等。学生自二年级起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或设计课题,并围绕课题查找、搜集文献资料,了解把握研究现状,设计研究技术路线,形成研究思路,选择研究方法,开展实验研究,分析研究数据,按照学校的规范要求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切实加强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要求学院按计划填报课题目录、选题表、指导计划书、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记录、指导教师意见表、评阅意见表、答辩安排、答辩意见表、答辩记录单、成绩一览表等11张表格,切实加强选题、开题、研究、撰写、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强化指导教师责任;自2019年起试行论文盲审制度;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制度,对毕业论文(设计)存在抄袭、篡改、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给予留校查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公布了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坚决防止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问题,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继续利用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对全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2019—2020学年检测主修专业毕业论文3938篇,通过3932篇,通过率为99.84%。坚持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制度,2020年评选优秀论文132篇。

(八)创新创业教育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获批自治区创新创业在线开放课3门、校级立项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19门;举办6场创新创业专题培训,区内各高校教师参加培训约500人次;组织39支红色筑梦之旅团队、260名学生赴革命老区、乡村、西部地区开展相关活动。

着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持续实施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2020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1项,参与学生235人,投入经费128.9万元;获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73项,参与学生333人,投入经费46.6万元;立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64项,参与学生2136人,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覆盖率达到61.41%,投入经费151.2万元。入选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3项。因2019年示范高校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获批教育部滚动专项建设经费31万元。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年会先进工作事迹1项、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论文年会入选奖”1项、优秀创新创业实践案例2项。

组织开展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集中展示80件学生作品,评选出我最喜爱的作品”10件、最佳创意作品”18件、优秀学术论文”9篇。

获得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新大赛内蒙古赛区金奖7项、银奖6项、铜奖1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2项。

2019年,创新创业奖学金评出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73项;103个项目团队,569人次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奖学金14.6万元。

2019—2020学年本科生在国际、国内各类大学生课外重要学术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5 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7项(含国家级特等奖 1 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8 项、优秀奖8项),自治区级奖励 68 项(含一等奖 23 项、二等奖32 项、三等奖 10项、优秀奖3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获批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1件。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260篇,其中被SCI收录12篇,CSCD收录15篇。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级学生高超、张世娇分别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国际陶瓷》(Ceramics InternationalSCI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3.057)、《磁学与磁性材料杂志》(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SCI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2.6)上发表学术论文。

(九)合作与交流

选派30名本科生赴境外参加交流学习,其中日本7名、蒙古国12名、俄罗斯8名、韩国2名、澳门1名;选派48名本科生到北京大学插班学习,选派8名本科生到南开大学插班学习。组织实施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寒假交换项目,选派55名本科生和4名教师寒假赴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进行为期4周的交流学习,20名本科生参加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顶尖大学和联合国的冬令营项目。

(十)教学改革与研究

1. 积极开展本科教育教学研讨培训

为推动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合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和教师教学能力,举办一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讨会、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建设培训会、专业认证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课程思政在线直播培训会等,邀请国内知名高校相关领域教育教学知名专家学者就本科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六卓越一拔尖等主题做专题报告和实地交流,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教学研讨和培训。全校上下统一思想,精准深刻把握高等教育教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的经验做法,审视反思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理清思路、统筹谋划,有序开展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各项工作。

2. 深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学++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师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创新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创新实践体验,探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学++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创新机制体制,推动学生学习模式转变。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压缩必修课学分,实施学分制、三学期制、主辅修制、转专业制、选课制、实验室开放制,开展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科研训练项目,通过统筹学校教学科研资源,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由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由浅层次学习向深层次学习转变,由外在激励引导学习向内在驱动学习转变。

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教师教学模式转变。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积极推动教师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中班授课、小班研讨、一对一答疑小班化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讨论学习中的引导作用、学生创新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和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引路作用,构建了由课堂讲授、讨论引导、项目指导、成长引路等构成的多元教学模式体系。2019年秋季学期开设教师教学模式改革课程28门、45门次,小班讨论课课堂147个,参与教师108人次,参与学生1934人次。学校对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在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教学改革立项、教师岗位津贴核拨、教师职称评定及各种教学项目申报和评奖评优中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三是强化科学研究训练,增强创新实践体验持续。实施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探索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逐步掌握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化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的创新实践体验。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覆盖率达到 61.41%

3. 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2020年学校投入经费1500余万元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本科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6项,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立项项目3项,获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2019年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推荐申报自治区级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44项。立项建设2020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1项、一般项目85项。

四、专业能力培养

(一)专业概况

坚持综合改革、优化结构、分类发展、分层建设、示范引领、整体提升的专业建设原则,瞄准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人才需求,统筹利用学科、师资、绩效、科研、思政、资源配置以及内部管理等措施,建立和完善本科专业综合改革机制。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三级专业认证要求,对照定性要求和量化指标,认真梳理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不足,优化资源配置,及时补足发展短板,全面加强专业建设,促进本科专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学校现设94个本科专业,按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进行分层建设,11个国家级、1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8个自治区品牌专业等优势和特色专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学校其他本科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二)专业培养目标

学校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双重任务办学理念,立足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具备健全人格与强健体魄、宽厚基础与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魅力、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促进地区进步、时代发展的带头人与骨干人才。各专业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规格和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结合学科专业性质、特点和优势,制定了可衡量、可达成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充分考虑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和国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充分反映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学生毕业后发展预期等,具有国际视野,体现前瞻性和引领性。

(三)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系列文件精神,组织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第一,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规律,深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学++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科专业类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科学合理设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规格,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跨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成长成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推动本科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跨学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成长成才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将课程思政、创业基础、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等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按单一课程”“课程模块”“课程串等方式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完善由通识教育课、专业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等五个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在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础上,提升培养目标和规格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广度,深层次创新教学模式,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知识、能力、培养过程、教学模式、学业考核等环节质量标准和结构性质量标准,构建可衡量可评价的质量指标体系,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1. 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2019716日考察学校的重要讲话精神,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评价体系改革创新,实施专题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使用混合式、研讨式教学,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开设四史类通识教育选修课4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立项建设7个课程思政试点示范学院和22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各类课程、资源、力量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2. 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深入实施《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工作的通知》,建立任课教师一岗双责制度和外聘教师审批备案制度,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不断强化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主渠道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作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3. 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秉承双重任务办学方针,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发展,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履行学校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职责。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4. 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着力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育人体系,初步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化学化工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

(五)专业建设保障机制

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引育并举制度体系、加快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多措并举为专业建设提供师资保障。先后制定《关于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基本教学制度,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定期评选校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和教学团队,重点表彰在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学校专任教师数量由2015年的1107人提高到2020年的126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由578人提高到707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人数由927人提高到115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874人,占比提高16.56%;具有外校学缘教师人数由536人提高到878人,占比提高20.93%。近五年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比例均维持在90%以上,平均达95.66%

学校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需要,将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和教学研究与改革经费全部足额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为专业建设提供条件保障。2018—2019年,共拨付820万元进行专业建设,630万元进行课程建设,1728万元进行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配套支持2个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228万元支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81万元作为实验实习实训教学补充经费,350万元用于首批智慧教室建设,992.6万元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890万元用于多媒体教学设备升级改造。2019—2021年,学校拟投入一亿元用于一流本科教育专项建设。

(六)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典型做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特色经验,赢得了社会良好反响。

一是积极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以项目立项为抓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系。2003年,学校开始设立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计划项目,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经费3448.56万元,立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4391项,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583项、自治区级创新创业项目344项,指导教师参与4520人次,学生参与创新项目比例由2003年的11.84%增加到2020年的61.41%,超过一半的本科生受到创新选题、立项申报、课题实施、创新探索、成果撰写等全方位独立系统的创新训练,其中部分学生开展创业训练或创业实践。

二是大力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需要,将所有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均面向学生开放,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学科竞赛的有效开展。

三是大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指导。学校为每个创新创业项目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聘请582名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并建立导师库。有6名导师入选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经过长期建设,学校已拥有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四是完善机制体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创新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机制体制,出台一系列文件,建立项目申请评审制、导师制、检查验收制、优秀项目评选制等项目管理制度,有效促进项目研究顺利开展。建立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开展创新创业奖学金、创新奖创业奖评选,在推免研究生中创新创业项目及创新成果平均学分绩点加权等一系列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七)学风管理

发布《内蒙古大学党委关于加强学风校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保障体系,营造环境氛围,培育优良学风。

一是抓顶层设计,学校成立学风校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长效机制,强化组织领导;

二是抓思想教育,针对新形势下学生思想实际,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完善学涯规划;

三是抓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建设,构建班团一体化模式,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四是抓制度落实,落实《内蒙古大学学生管理规定》,严格课堂教学制度,强化课堂教学工作责任制,严格课堂纪律管理,规范日常行为;

五是抓典型宣传,充分发挥学生中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健全完善学风建设的评价激励机制,发挥引领作用;

六是抓个体转化,加强学生分类引导,重点做好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及心理存在问题等特殊学生群体的转化和帮扶工作,注重帮扶成效;

七是抓氛围营造,充分利用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学风建设成果,开设学风校风建设专栏,促进风气转变;

八是抓平台构建,搭建素质发展平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类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发展空间;

九是抓部门协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强化管理育人,不断深化服务育人,形成工作合力。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不断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进一步提升和夯实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领导小组,把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学校重大战略和改革任务,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特色鲜明一流本科教育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明确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目标、重点内容、落实举措、评价方式和保障机制。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长经常性研究本科教育工作,确定本科教育基本方针、发展路径和重要举措。先后举办一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讨会等,围绕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等精神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深刻领会高教大计、本科为本,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充分认识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切实把本科教育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使各方面思想、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到落实立德树人意识上来,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严格实施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有关规定,2019年、2020年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分别达到95.5%96.23%。完善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制度,重点表彰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二)严格教学过程管理

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把控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严格设置主讲教师资质条件,对106名外聘(兼职)教师进行了审批备案。加强教师调停课管理,备案教师260人调停课448次。

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2020届本科毕业生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2020届毕业生教学毕业有关事宜的通知》,对毕业生的课程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审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确保毕业生在质量不降的前提下顺利毕业,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毕业的影响。组织学院提前进行毕业审定,严格审核预毕业生培养方案完成情况,对未完成培养方案的学生一人一策形成应对方案,确保学生以各种方式选课修课。支持毕业生专业课、辅修学位课和重修课教学以慕课方式进行,对毕业生在线学习取得的成绩提前进行学分认定。组织教师通过邮件、微信、QQ等远程方式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强化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跟踪与调查。为毕业生开通网上成绩单、学籍证明、预毕业证明、学籍异动等远程服务通道。

继续实施《本科生学业预警办法(试行)》,对学业未达到规定标准的50名学生进行退学试读警示,67名学生进行留级限读试读警示,255名学生进行跟班限读试读警示。发布春季学期学业预警通知,对不及格课程在10学分以上的学生进行了学业预警。

(三)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并不断完善由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院教授委员会、教学督导员、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为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学校现有各类教学管理人员111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人员34人,占30.6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77人,占69.37%。学校教学管理队伍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能够满足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要求。学校聘请21名热心教学督导工作、为人公正、工作责任心强的退休教师担任校级教学督导员。学校学术委员会设有由9人组成的教学委员会;148位教师组成20个学院的教授委员会。

(四)加强质量监控与质量改进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本科教学日常检查,建立和不断完善日常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一是完善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巡考制度。2019秋季学期,学校领导听课17门次,处级干部70人听课334门次。2019—2020学年,学校领导巡考43次,处级干部巡视282次,学院领导巡考3672场次。

二是加强日常教学督导。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对日常教学工作和各种专项工作检查和督导,2019—2020学年督导听课231门次,抽查试卷198门次,对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安排情况进行了检查,巡查期末考试考场3521个;督导室通过听课看课、抽查试卷和毕业论文、巡考、组织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日常教学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撰写和发布《教学督导报告》5期,督促学校有关部门、相关学院、教师及时整改、解决问题或弥补不足。

三是加强日常教学检查。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教务处组织安排开学教学检查,及时发现教学组织安排上的问题并调整解决,教学督导室对全校本科学生到课情况进行常规检查。

四是每学期开学第二周组织召开全校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听取和了解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向学院反馈领导干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学院研究解决。

五是持续开展学生评教工作,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教学体系。制定《内蒙古大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次采用麦可思教学质量评价平台对教师进行了期中、期末、随堂、督导评价。2019—2020学年共评价教师3923人次,参评学生237827人次,参与率为91.83%,课堂教学效果评估平均成绩为97.68,随机对81名教师进行督导评价,推动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

对评估得分较低学生意见较大的教师,学院帮助教师查明情况,分析原因,改进教学。学校将教学检查结果、教学评价结果作为核拨学院岗位津贴总额、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奖评优和个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五)分析利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

学校历来严格组织开展《高等教育基层教育统计报表》《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系统》以及其他高等教育相关统计报表的填报工作,对影响学校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核心指标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2019年采用教育部评估中心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3.0版系统进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形成了《内蒙古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编印了《内蒙古大学2019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手册,对即将突破预警标准的指标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习满意度

坚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不断深化学分制改革,完善学生选课制度、转专业制度、辅修学士学位制度,扩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自主权。将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列入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青年之声、旗帜网站、宣传栏、展板、校园LED屏幕等各种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改革了学生学业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建立了多节点、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二)本科生毕业率

2020年应毕业本科生3523名,准予毕业3434名,毕业率为97.47%;授予学士学位3369名,学位授予率为98.11%;授予双学士学位896人,占应毕业学生的25.43%

(三)大学英语过级率

除外语类专业、蒙古语授课专业、艺术类专业外,有2020届毕业生2771人,其中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有2231人,通过率为80.51%;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有919人,通过率为33.16%

(四)攻读研究生

2020届毕业生中有1053人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401人,各专业平均升研率为30.66%,其中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平均升研率为71.43%,生物学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升研率为76.92%。升入双一流高校、双一流专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411人,国外高校60人。

(五)毕业生就业

2020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1.82%,研究生升学1053人(含出国留学53人),占30.66%;政府机关、事业单位169人,占4.92%;各类基层项目就业81人,占2.36%;企业就业644人,占18.75%;部队就业81人,占2.36%;灵活就业92人,占2.68%;自主创业3人,占0.09%

七、民族高等教育

学校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门史、中国少数民族史自治区重点学科3个,民族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蒙古语言文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旅游管理、历史学、民族学、法学、日语、社会工作10个蒙古语授课本科专业,文、理科3个民族预科班。蒙古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蒙古语言文学、民族学、编辑出版学、新闻学、法学、日语6个自治区品牌专业;蒙古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蒙古语言文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蒙古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专业1个,蒙古语言文学专业被确立为自治区级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新闻学、法学专业获批立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史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旅游管理等4个专业获批立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目前,学校现有少数民族教学科研人员412人,占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36.72%,其中专任教师34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人员196人,占56.3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2人,占75.29%;在学校196名博士研究生导师中,有少数民族63人,占32.14%;在709名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有少数民族248人,占34.99%

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国家特支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入选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入选自治区第十批草原英才工程团队1个,入选自治区第十批草原英才工程人选3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1人,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荣获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奖1人,荣获自治区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才俊奖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

2020年,学校招收本科生3420人(含预科生180人),其中少数民族1125人,占本科招生总数的32.89%;区内高中阶段蒙古语授课学生651人,占本科招生总数的19.04%,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始终保持在学生总数的1/3左右,中学阶段用蒙古语授课的生源比例保持在20%左右。少数民族生源质量稳步提高,蒙授文科录取平均分超本科一批控制线80.2分,蒙授理科录取平均分超本科一批控制线150.8分。

2020年,蒙古语授课专业学生毕业率为92.74%,学位授予率为96.09%,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35.75%,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为7.77%,初次就业率为61.46%,升研率为27.50%

八、特色发展

(一)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推进++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由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背景下,在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中西部综合实力提升项目”“一省一校项目的支持下,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人才培养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强优质本科教学资源建设,吸引优质本科生源,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学习模式、教师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体验方式和教学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讨论、论证和研究,提出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成长成才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推动”“”“创新实践体验三者有机结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学++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构,构建了由通识教育课、专业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创新创业项目组成的课程体系,多层次多维度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由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

(二)突出地区特色,着力提高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质量

建校伊始,学校就明确作为综合大学,首先要把教学和科学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要面向自治区实际从一开始就要注重办学质量,不必盲目追求扩大规模,要形成良好学风校风,力争在全国达到一定高度与水平,成为自治区最高学府。建校63年来,学校坚持教学科研相互结合促进,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实施精细化、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许多毕业生成长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新时代以来,学校进一步提出建设优质资源,吸引优质生源,提供优质服务,给予优质培养,不断巩固和加强本科教学的优质品牌的本科教学要求。

紧紧围绕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家生态安全中的重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整合生物学、生态学、化学和环境科学学科力量,形成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学科群。积极依托重点学科群优势,不断推动科教融合,持续提升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成卓越拔尖人才培养高地。截至2020年,先后建设国家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本科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内蒙古草地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一系列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科学、生态学、化学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地处大兴安岭、阴山山脉和燕山山地交汇处,生物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的首批国家级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生物学野外综合实训基地,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生物化学》和《普通生态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普通生态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分子生物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神奇的蒙古高原》等,面向21世纪教材《生态学》,国家级规划教材《生态学实验及实习》,《生物化学》(蒙文版)曾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生态与环境生物学的创建与发展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科教融合和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下,拔尖卓越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国家基础学科各基地班平均升研率为71.43%,其中生物科学基地毕业生升研比例达76.92%

(三)注重民族团结教育,着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遵循双重任务办学基本方针,完善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以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招生结构和专业结构,形成了师资力量雄厚,具有预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种办学层次,蒙古语授课教育、蒙汉双语授课教育、民族预科教育、各专业直接招收高中阶段蒙古语授课学生等多种方式,由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专业共同承担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优秀人才的教学体系。学校不断优化蒙古语授课专业结构,推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蒙古语授课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为自治区和国家培养了大批视野开阔、放眼世界、具备现代科技文化素质、传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带动民族团结的各类高素质创新型少数民族人才,为繁荣民族文化、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依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举办的蒙古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入选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成为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十星专业,引领了世界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依托蒙古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学科在国内率先创办了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文理综合班,为推动蒙古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特别在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开办了基里尔蒙古文方向,培养急需的从事中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在蒙古语言文学基地带动和示范下,6个蒙古语授课专业成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成功实践了一整套少数民族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一大批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高素质专业人才。

学校民族高等教育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6项,在蒙古族聚居八省区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中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

九、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其主要表现及解决措施如下。

(一)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战略科学家、学术大师等高端人才数量不足;没有全职两院院士,且长江学者”“杰青”“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稀少,学校对高端人才的引育能力偏弱;师资体量偏小,优秀青年人才队伍规模有待快速壮大。学校将继续以求贤若渴、惜才如命、三顾茅庐的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对外联系,深入实施《内蒙古大学骏马计划岗位实施暂行办法》《内蒙古大学学术人才引进办法》《内蒙古大学教师出国(境)研修管理办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师资培训和国际访学进修支持力度,广揽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强学术领军人才、学术大师、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引进工作。

(二)专业课程建设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学校虽加大了专业和课程建设经力度,但建设质量水平与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课程建设水平不够高,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还不够优化,部分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比较低,全英文和英汉双语课程建设力度不够等。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关于竞争中发展的殷切嘱托,学校正在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今后将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提高实践教学和选修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选课和创新实践体验机会。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践、课程思政、双语课等金课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课堂质量革命;进一步加大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教学能力建设,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改革,探索书院制,着力提高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

(三)开放办学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本科生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但与一流大学相比,本科生国际交流、国内合作办学仍然存在数量少、覆盖面小、专业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关于开放办学的重要指示,学校将深入挖掘国外一流教育资源,拓宽国(境)外交流渠道,加大对本科生国(境)外学习交流奖助力度,健全合作交流机制和组织保障;大力加强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知名大学的交流合作;建好建实一批优质生源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和重点中学的务实合作,着力提高合作办学水平。

联系我们

    •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路235号     邮编:010021
    • 邮箱:jwc@imu.edu.cn
    • Copyright © 2015 内蒙古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 蒙ICP16002391号-1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