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项目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获奖时间 | 获奖级别 | 获奖等级 | 
   
    | 1 | 创新知识体系的热物理理论课程改革实践与开放共享 | 梁希侠、班士良、宫箭、崔鑫、赵国军 | 2014年 | 国家级 | 二等 | 
   
    | 2 | 基于民族音乐“非遗”传承的音乐表演特色专业建设 | 李世相、苗金海、陈凤兰、李宝珠、李海柱、博特乐图、巴鲁 | 2014年 | 国家级 | 二等 | 
   
    | 3 | 创新知识体系的热物理理论和通识课程改革实践与开放共享 | 梁希侠、班士良、宫箭、崔鑫、赵国军、宋铁磊 | 2013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4 | 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十年持续研究与实践 | 张吉维、任良玉、阿拉坦仓、吉雅、朱保华、秦建华、衣翠珊 | 2013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5 | 基于民族音乐“非遗”传承的音乐表演特色专业建设 | 李世相、苗金海、陈凤兰、李宝珠、李海柱、博特乐图、巴鲁 | 2013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6 | 以常微分方程教学为切入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阿拉坦仓、吴德玉、海国君、侯国林、黄俊杰、额布日力吐 | 2013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7 | 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王迎春、杨贵生、曹瑞、宝音陶格涛、李俊兰、白学良、郭砺、赵东平 | 2013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8 | 化学化工类双语(英汉)教学系列课程建设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苏海全、田福利、胡瑞珏、赵文芝、曾尚红、于世泳、雷艳秋、狄晓威 | 2013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9 |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 刘寒娥、高炜、马强、万生云、郭志菊 | 2013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10 | 原典读书会及“教-学-研-读”四位一体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赵东海、景剑峰、陈智、王金柱、盛立民 | 2013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11 | 经济管理跨专业综合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应用 | 赵海东、艾华、张启锋、张彻、李友东 | 2013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12 | 数学分析视频公开课的研究与建设 | 孙炯、杨联贵、王镁、杨红丽、郝晓玲 | 2013年 | 自治区级 | 三等 | 
   
    | 13 |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 丁鹏、戴双喜、王炜、邢娜、唐小冬 、程建 | 2013年 | 自治区级 | 三等 | 
   
    | 14 | 生命科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莫日根、林晓飞、刘鹏霞、王潇 | 2013年 | 自治区级 | 三等 | 
   
    | 15 | 内蒙古大学蒙汉双语授课法学本科专业教育改革与创新 | 那仁朝格图、丁鹏、刘桂琴、海棠、青格勒图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16 | 发展民族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蒙汉双语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 哈斯额尔敦、阿拉坦宝力格、乌云毕力格、温都日娜、孟和乌力吉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17 | 国家特色物理学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 班士良、李前忠、宫箭、赵国军、梁希侠、刘俊杰、樊国良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18 |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本科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 莫日根、王迎春、邢万金、王潇、刘鹏霞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19 | 抽象数学课程开放共享数字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 孙炯、王镁、贺飞、郝晓玲、杨红丽、杨联贵、陈金设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20 | “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 陈国庆、张吉维、梁希侠、王志平、郑丽明、王树彬、景剑峰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21 | 新闻学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张丽萍、刘寒娥、闫伟华、刘艳婧、马强、郭志菊、马骐、都翔蓫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22 | 从“培养能力”到“能力培养”:哲学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创新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王金柱、盛立民、景剑峰、尚建飞、潘兆云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23 |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教+创新实践多元协同桥梁课程群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赵志蒙、柴金义、常建梅、李国栋、王智远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24 | 一体二元多维融合的计算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 | 周建涛、赵俊峰、孙涛、张献国、白翔宇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25 | 工程数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 | 翁智、范道尔吉、巩彩丽、武慧娟、那顺乌力吉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26 | 多层次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全方位构建生态学人才培养体系 | 李永宏、周延林、宝音陶格涛、牛建明、梁存柱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27 | 田野考古实践课程建设与探索 | 张晓东、孙璐、吴松岩、陈德洋、马艳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28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 陈智、傅锁根、王春风、徐学谦、刘国栋 | 2018年 | 自治区级 | 三等 | 
   
    | 29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张吉维、盛立民、张海燕、景剑峰、邹海燕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30 | 生命科学一流专业多维度立体化建设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莫日根、邢万金、王迎春、胡薇、范丽菲、哈达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31 | 思政铸魂 经典育人——“三强五化”文化经典思政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景剑峰、张吉维、邹海燕、盛立民、杨泽、潘兆云、曹叶军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32 | 一元贯通 多维互嵌: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张丽萍、刘寒娥、马骐、刘艳婧、马强、闫伟华、塔娜、都翔蕤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33 | “一体三维”的文学教育实践育人探索  | 魏永贵、王苹、张浩兰、鄢冬、冯文开、付建荣、崔荣、李艳茹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34 | 以物理学优势推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新工科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 班士良、李前忠、宫箭、赵国军、刘俊杰、樊国梁、朱成军、陆青山、屈媛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一等 | 
   
    | 35 | 专创融合、产学协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引领创新创业教育 | 郝海刚、高瑞、李常艳、张晓红、郭艳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36 |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正反馈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 | 杜凤莲、薛继亮、王乾宇、崔新蕾、侯建昀、周瑜、王锋正、颉茂华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37 | “课程引领-平台支撑-协同驱动”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翁智、白凤山、仲兆楠、巩彩丽、王俊林、李宏宇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38 | “国药当自强”——产业化引领全球创新手性原料药合成基地的创建及实践 | 刘国都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39 | 哺乳动物新型干细胞创建及其干细胞克隆技术实践应用 | 吴宝江、包斯琴、李喜和、刘鹏霞、王长山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40 | 内蒙古大学“12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王树彬、郑丽明、许晋、段宏利、于莉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41 | 从“课程化”到“生活化”: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建设的实践创新 | 陈智、傅锁根、徐成芳、魏月、杨涛、韩冬、杜雨芊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二等 | 
   
    | 42 | 夯实实践教学基础——公共管理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白维军、曹淑芹、李沃源、郭景涛、孙凯民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三等 | 
   
    | 43 | “课程+平台+社会服务”三维一体协同育人课程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李娟、王俊玲、郭晓飞、周琳娟、谢峻鹏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三等 | 
   
    | 44 | “走近稀土材料”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苏海全、胡瑞珏、白凤华、苏越、张兵兵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三等 | 
   
    | 45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1+2+n”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 周建涛、赵俊峰、高光来、白翔宇、孟和吉雅、张献国、刘靖、卢慧 | 2023年 | 自治区级 | 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