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审核评估 工作巡礼 正文
巡礼〡 生态与环境学院:“党建引领—需求导向—科教融合—实践驱动”卓越生态环境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

发布日期:2024-08-07浏览:

生态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16年,是由原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系与环境与资源学院融合发展而成的新型学院,设有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科学和环境生态工程五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5人,具有博士学位占98%,具有国外学习经历的占50%以上,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和能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师资队伍。生态与环境学科是内蒙古大学“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和“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学科,2021年进入ESI全球前1%,

学院始终秉持“求真务实,博学弘德”的院训,紧扣国家和自治区生态环境人才战略需求,夯实“以本为本”培养理念,构建“党建引领—需求导向—科教融合—实践驱动”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图1  学院历史沿革

图2  学院师资队伍

一、党建引领,面向“五大任务”育英才

学院教师深入领会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和考察我校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面向自治区“五大任务”,紧密围绕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聚焦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扎根草原建学科,服务北疆育英才。2022年,环境科学教工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践行了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通过党建引领,推进“党建+教学/科研/学科”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党建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

图3  学院“党建+教学/科研/学科”亮点

二、需求导向,聚焦“生态环境”创一流

1. 需求导向,打造“一流”专业

学院设有生态学系、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大气科学系和环境生态工程系,在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科学和环境生态工程五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生态学(2021年)、环境科学(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2022年)和大气科学(2022)获批内蒙古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新农科面向农林草生态系统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建设”项目(2020年)。

学院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蒙古高原宏观生态学、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拥有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草学三个一级学科,其中,生态学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草学、资源与环境(专业型)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形成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

2. 卓越培养,建设“拔尖”基地

生态学专业缘起1957年建校之初,由我国现代生态学奠基人李继侗学部委员移植于北京大学的生态与地植物学研究方向,后在李博院士主持下,于1977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建全国第一个生态学本科专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李继侗、李博、刘钟龄、杨持、杨劼、李永宏等多位带头人的引领下,生态学学科发展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2010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21年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认定,2023年获批自治区级生态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

生态学专业具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始终坚持把科研成果带进课堂,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授给学生,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图4  内蒙古大学生态学学科60年来主要学科带头人,依次为李继侗、李博、刘钟龄、杨持、杨劼、李永宏

3. 薪火传承,磨砺“精品”教学资源

《生态学》教材是学院精品教材的优秀代表,2000年出版第一版,历经20余年薪火传承,2023年出版第四版,从第一版到第四版,不断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每一版较前一版均有所创新和提升,始终保持着高质量内容和实用性。为生态学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指导,为培养高素质的生态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除《生态学》教材外,还出版了《生态学实验与实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等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三五”规划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

近五年来,学院获批《生态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19);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包括《生态学》线上线下混合课程(2021年)、《内蒙古草地监测、评估与修复野外实习虚拟仿真实验》(2021年)、《蒙古高原典型湖泊湿地草原野外实习仿真实验系统》(2022年);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环境法学》(2022年)。课程改革及建设为学院全面育人、高质量育人落地实施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5  《生态学》第一版至第四版

三、科教融合,围绕“协同育人”逐创新

1. 科教融合,赋能拉动

学院始终聚焦内涵发展,坚持人才强院、科研兴院。近五年,获得自治区及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获批各类科研项目324项,经费1.73亿元,其中,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课题)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4项、自治区重点重大项目、科技计划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65项、内蒙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和草原等行业部门横向项目74项。在Global Change Biology、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azard Material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60余篇,出版专著22部,授权专利56件,登记软件著作权38项,制定国家、地方或团体标准9项。本科毕业论文选题95%以上均来自于教师的科研项目。

图6  自治区及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2. 以本为本,创新引领

学院坚持“以研促教、以教带研、研教相长”教学理念,本科生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学术竞赛、科研创新、专业实践成果丰硕。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创新大赛及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5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校级以上教改项目42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省级及校级赛事立项与获奖50余项,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

图7  教师与学生代表性竞赛获奖

四、实践驱动,依托“多元平台”强应用

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在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科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比重均在26%以上。学院拥有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草地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部委级研究平台、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河湖生态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级生态与环境本科教学实验示范中心、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贺兰山复合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凉城县农牧交错带复合生态系统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1个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为学生认知及综合实习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条件。

学院先后与国家级森林和草原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环境监测中心站、首创春华水务集团等27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产学研和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同时与美国波特兰大学和新西兰梅西大学签署了“2+2”联合培养合作协议。在以上平台支撑下,深入践行科教融合、校企融合,不断强化产学研用实践育人深度和广度。

内蒙古大学草地生态学研究基地_交杂志

图8  野外实践教学平台、台站及联合培养

五、卓越培养,践行“长效机制”保质量

1. 三全育人,质量为先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推进“三全育人”,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宁夏大学等兄弟院校共同建设西北环境工程虚拟教研室,开展示范观摩课、跨校联合毕业涉及等系列活动;深入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召开培养方案讨论会、专业建设推进会、课程建设交流会、虚拟教研室研讨会等,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提升培养质量,探索和实践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路径与模式,推动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为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图9  本科拔尖基地培养方案、虚拟教研室研讨及兄弟院校走访

2. 评价机制,长效改进

学院构建“评价—反馈—改进”的一体化质量改进长效机制,设有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机构,并形成学院领导—教学督导—教师互学—学生反馈等听课评价制度,全面做好教学质量监控,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图10  教师授课及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3. 质量文化,强化宣传

学院全方位弘扬质量文化,协办第七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等活动,积极对外宣传质量建设成效,引导教师关注教学质量、追求教学卓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高度重视质量信息公开,通过校园网、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公开栏等途径及时发布教学质量信息;定期编制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展示在教学质量保障和提升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进步,增强教学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图11  弘扬质量文化与对外宣传质量建设成效

六、结语

学院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统领,将学生学术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生态与环境学科为目标,着力培养“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将学科特点与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紧密结合,形成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引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重基础、宽口径、求创新”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强化科研育人,立足国家及地区需求,将学院建设为生态与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卓越中心、社会发展服务智库和技术研发支撑基地,为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联系我们

    •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路235号     邮编:010021
    • 邮箱:jwc@imu.edu.cn
    • Copyright © 2015 内蒙古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 蒙ICP16002391号-1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