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区域定位。建校伊始,就确立了内蒙古大学要教学科研并重,注重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注重基础学科研究,注重办学质量,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力争在全国达到一定高度与水平,成为自治区最高学府和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繁荣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的“双重任务”基本办学方针。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201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高校、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率先进入“双一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殷切嘱托“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建校62年来,内蒙古大学遵循“双重任务”基本办学方针,践行“求真务实”的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优良校风和“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育人为本、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建校以来,培养各类人才近12万人,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高级领导干部、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各行业的骨干力量,有4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校现已成为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大学,蒙古学和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学科群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一批重点建设学科也正在迅速发展。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含7个工程领域);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40个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2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西部卓越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自治区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项目,2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学校。
长期以来,内蒙古大学致力于建设优质资源,吸引优质生源,提供优质服务,给予优质培养,不断巩固和加强本科教学的优质品牌。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成长成才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双重任务”基本办学方针,加快推进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建设,成为我国北部边疆地区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引领先进思想文化,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发展稳定,成为“城市智慧的心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引领先进文化的先锋”,到建校百年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水平。
(二)专业设置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92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6个、自治区品牌专业48个,蒙古语授课专业10个;分属11个学科门类,包括哲学1个、经济学4个、法学5个、教育学1个、文学9个、历史学3个、理学13个、工学22个、农学1个、管理学14个、艺术学19个。
2019年,学校有70个专业招生,食品质量与安全、电子商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20个专业没有招生。
(三)在校生情况
2018—2019学年,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1670人(不含满洲里学院,下同),其中博士研究生693人,硕士研究生4621人,普通本科生13902人,普通专科生1887人,预科生179人,留学生388人(其中本科生138人、硕士研究生149人、博士研究生101人),普通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64.15%。
(四)生源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招生工作。积极采取推进生源基地建设、举办校园开放日、走进中学等措施吸引优质生源,并加大在主流媒体、官方媒体、自媒体的宣传力度,宣传学校招生政策、办学优势和特色。本科生源结构更加合理,生源质量稳步提高。
2019年,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共录取本科生3457人。其中,区外招生1155人,区内招生2302人,区外生源占33.41%;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学生1132人,占32.75%;区内中学阶段用蒙古语授课学生627人,占18.14%。自治区内普通文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55.0分;普通理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79.7分;蒙授文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93.7分;蒙授理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146.8分;区内考生第一志愿专业录取率100%;新生报到率98.84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内蒙古大学“骏马计划”岗位实施暂行办法》,构建了以职业道德、业务水平、成果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指标的教学科研人员综合评价体系,人才待遇大幅提升,应对国际化人才竞争的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师资队伍由硕士为主型向博士为主型的转变,校本部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72.19%。2019年,成立教师工作部和教师发展中心,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要求,开展教师的培训与咨询、教学发展研究与改革、教学示范和交流推广工作以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教师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设立了“双一流”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项目,2019年投入1400万元经费,其中1285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引进了“骏马计划”9人、学术骨干12人、青年英才39人;115万元用于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学校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思政队伍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组成。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75%。
1. 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2019年,学校共有教职工1987人,其中专任教师127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690人(其中教授253人、副教授437人),占54.24%;讲师571人,占44.89%;助教11人,占0.86%。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1148人,占90.2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48人,占66.67%,其中校本部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10人,占72.19%)。年龄结构方面,35岁以下教师196人,占15.41%;36-45岁教师558人,占43.87%;46岁以上教师518人,占40.72%。学缘结构方面,具有外校学缘的教师741人,占58.25%。
学校现有从事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和实验管理人员256人,其中,高级职称125人,占48.83%;中级职称122人,占47.66%;具有博士学位120人,占46.88%;硕士学位61人,占23.83%;年龄在45岁以下的130人,占50.78%。
学校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人选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09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48人;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0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奖27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9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奖18人;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16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14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25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团队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人被中宣部授予“最美支边人物”称号,1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2. 生师比
2019年,学校有专任教师1272人,外聘教师298人。折合教师总数1421人,折合在校生总数25449.5人,生师比为17.91:1。
3. 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
学校一贯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定了《内蒙古大学关于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2018—2019学年,应授课教授211名,实际授课210名,占99.53%。全年学校共开设课程2344门、4821门次,其中教授授课698门次,占总开课门次数的14.48%。
(二)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不断完善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逐年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严格教学经费使用管理,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益。2018—2019学年,安排本科专项教学经费2084.4万元。2018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947.66万元,保障了本科教学的正常运行和各级各类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基础设施
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为25210个,百生座位数为116.34个。本科教学实验室119个(理工科实验室97个,文科实验室22个),实验室面积为68622.03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为3.17平方米。图书馆2个,建筑面积4352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45.04万册、电子图书与期刊468.05万种,生均纸质图书135.38册,生均年进书量4.41册。有体育教学场馆124个,其中体育馆2个,标准化操场2个。运动场馆面积102435平方米,其中室外面积78046平方米,室内面积24389平方米。有教学用计算机7629台,百生配教学用计算机35.21台,设备利用率100%,充分满足了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学校占地面积1405455.87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64.86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38611.77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63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92754.53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8.89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27874平方米,生均食堂面积1.29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资产总值97071.33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81万元,年度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8361.42万元,新增教学科研仪器占比23.33%,较好地满足了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和生活的需要。上述指标全部达到教育部办学条件指标要求。
学校信息化建设紧密围绕聚焦内涵发展、加快“双一流”和“部省合建”的建设目标任务,以服务为宗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全方位支持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以师生体验为中心的信息综合服务能力。校园信息化正逐渐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和校园生活等各方面深度融合,逐步从数字化校园向智慧化校园建设过渡。2019年学校完成无线网全覆盖建设项目及校园内部云(私有云)平台建设项目,校园网安全性、稳定性和便捷性显著增强。校园信息化建设进入网络高速互联、云计算、移动互联的建设新阶段。学校大力推进在线学习平台建设,2019年升级后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以MOOC型网络教学整体架构为主,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习惯。2018—2019学年,投入882.6万元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实施《内蒙古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规律,实施学科专业类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跨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成长成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修订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制定了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双重任务”办学理念,立足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具备健全人格与强健体魄、宽厚基础与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魅力、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促进地区进步、时代发展的带头人与骨干人才。
(二)专业建设
制定实施《内蒙古大学新时代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方案》,提出了调整结构、创新模式、加强建设三大任务。在基础学科专业积极推动实施“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打造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培养基地。安排2140万元专项经费,按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分级分层对12个专业按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培养基地模式进行立项建设,对10个专业按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模式进行立项建设,对26个专业按照重点专业进行立项建设,对30个专业按照达标专业进行立项建设,全面提高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荐23个专业申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新增网络与新媒体、物流管理2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总数达到92个,中国画专业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申报新增经济学、政治学与哲学、车辆工程2个专业。开设10个辅修学士学位专业,录取1171名学生。
(三)课程建设
制定实施《内蒙古大学新时代本科课程建设方案》,从更新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课程考核机制,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各环节质量等9个方面提出了课程建设任务。实施“531”课程质量提升计划,重点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一是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程建设,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抓好“六创优”工作,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积极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4个年级共开设130个本科生课堂。二是加强主干核心课建设,对420门主干核心课进行重点立项建设,更新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课程考核机制,实施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优化备课、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合作性学习、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必要环节,提高关键环节教学质量。三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立项第二批在线开放课10门,4门在线开放课上线,获批自治区在线开放课18门,申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2门;引入在线开放课71门次,对学生修读的课程予以学分认定;《实用英语语法》被确定为首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慕课”栏目“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四是加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开发力度,立项建设第七批、第八批28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使课程总量达到241门。
2018—2019学年,学校共开设课程2344门,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86门,通识教育选修课211门,专业必修课944门,专业选修课871门;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211门、407门次,学生选课20718人次;开设在线通识教育选修课程32门、54门次,学生选课4124人次。
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精彩一课”1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8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7门。
(四)教材建设
对各门课程选用的教材进行严格审核,加强教材使用效果的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印发《内蒙古大学教务处关于加强本科教材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教材的选用原则、选用程序、选用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范。2018—2019学年学校全日制本科教学选用教材总数为1058种,其中各类规划教材470种,境外原版教材19种。2019年6部教材获批全国大中专院校蒙古文教材编译出版选题立项,2部教材出版。
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共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42种。
(五)课堂教学
按照《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严格课堂教学纪律,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牢固树立教师是所授课程教学质量和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责任人观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把落实“十项准则”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首要任务。修订《内蒙古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程》,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纪律、教书育人的职责和行为规范。坚守课堂教学纪律,加强教师调停课管理,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把控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严格设置主讲教师资质条件。
进一步深化课程育人。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拨付52万元立项了首批5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改革试点,召开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培训研讨会,启动了“课程思政”试点示范学院和第二批示范课程遴选工作。
2018—2019学年,开设理论课教学课堂4486个,其中在线理论课堂76个(54个通识教育选修课课堂、22个通识教育必修课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40个,校内理论课堂4370个。校内理论课堂中,小于等于29人课堂768个,占17.57%;30—79人的课堂2992个,占68.47%;80—119人的课堂415个,占9.50%;大于120人的课堂195个(其中通识教育课必修课课堂有157个,含形势与政策课课堂123个),占4.46%。
(六)实践教学
学校不断完善以贯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主线,以课内与课外相互衔接、校内与校外相互补充为途径,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践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为层次,以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为平台,以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与综合训练为内容的“一条主线、两种途径、三个层次、四类平台、五项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
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立即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进一步加强本科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了4次安全检查,向教育部提交《内蒙古大学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2018年度报告》,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为2018级本科生印发了《学生实验安全手册》。
2019年,学校共开设各种实验课程773门,其中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291门,课内含实验项目的课程482门。开设实验项目1218项,开出率为100%,其中验证性、演示性实验428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790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开设实验项目的64.86%。全年承担实验教学425552人次数,完成实验教学2197766人时数,投入专项经费120万元用于实践教学运行补偿经费。2018—2019学年,投入经费508万元建设和改造7个本科教学实验室。
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建设。2018—2019学年,投入经费240万立项建设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8项,推荐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煤炭高效清洁利用虚拟仿真综合实训”项目获批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1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97个。
(七)毕业论文(设计)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相统一原则,促进教学与科研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多来源于指导教师承担的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以及社会生产实践等。学生自二年级起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或设计课题,并围绕课题查找、搜集文献资料,了解把握研究现状,设计研究技术路线,形成研究思路,选择研究方法,开展实验研究,分析研究数据,按照学校的规范要求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要求,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切实加强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要求学院按计划填报课题目录、选题表、指导计划书、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记录、指导教师意见表、评阅意见表、答辩安排、答辩意见表、答辩记录单、成绩一览表等11张表格,切实加强选题、开题、研究、撰写、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强化指导教师责任;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制度,对毕业论文(设计)存在抄袭、篡改、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给予留校查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公布了我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坚决防止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问题,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继续利用“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对全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检测,2018—2019学年检测毕业论文4372篇,其中主修专业毕业论文4286篇,双学士学位专业毕业论文86篇,共通过4352篇,通过率为99.54%。自2019届毕业生起,试行论文盲审制度。坚持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制度,2019年共评选出优秀论文153篇。
(八)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有关文件,不断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持续推进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内蒙古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关键环节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坚持强化关键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凸显示范引领,以深化课程、师资等重点领域改革为主线,深化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成立内蒙古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统筹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建立健全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业绩与教学、科研同等对待,并将其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着力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2019年举办“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及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和“教师金课教学设计及专创融合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校内专职导师164人次,区内其他高校教师250人次。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创新创业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动高水平教师领衔打造创新创业线上“金课”。2018—2019学年,学校重点立项建设校级创新创业在线开放课程3门,全部获批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积极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专业研发兴趣和能力,为学生从事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夯实基础。2019年投入经费41万元立项建设19门“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着力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2019年组建64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373名学生赴革命老区、乡村、西部地区开展相关活动。6个团队的9名学生参加了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江西省项目对接活动。1个团队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新大赛内蒙古赛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积极开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工作,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2项,与12家公司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获2018年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年会优秀案例奖1项、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先进事迹1人,学校获优秀组织奖。组织召开了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集中展示了专家遴选的75件学生作品、20篇学生学术论文。评选出“优秀学术论文”7篇,“最佳创意作品”17项,“我最喜爱的作品”10项。
着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持续实施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9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1项,参与学生211人,投入经费161.1万元;获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73项,参与学生304人,投入经费44万元;立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91项,参与学生2065人,学生参与项目的比例达到61.75%,安排投入经费239.8万元。截至2018年底,学校累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81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8项,立项建设校级项目3401项,经费总投入2669.96万元。2018年,5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入选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其中1项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佳创意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绩优异。在获得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治区级金奖2项(均为小组第一名)、银奖3项、铜奖4项、“最具人气奖”1项后,又获国家级铜奖2项,根据学校本届“互联网+”大赛工作成效,获自治区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建设经费75万元。组织开展了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区赛、国赛,邀请18名校外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多次承担训练营、项目路演、赛前指导、赛后打磨工作,评出“互联网+”主赛道金奖15个、银奖25个、铜奖22个、优秀奖114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5个、银奖6个、铜奖8个,优秀组织单位4个。获得自治区金奖3项、银奖1项。持续开展创新创业奖学金评选活动。2018年,奖励创新创业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68项,104个项目团队获得创新创业奖学金15.6万元。
2018—2019学年本科生取得的创新成果在国际、国内各类大学生课外重要学术赛事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96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 6项、二等奖 24 项、三等奖 35项、优秀奖 9项;自治区特等奖 5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 34项、三等奖47项、优秀奖11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获批国家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14件。2018—2019学年,本科生共发表学术论文103篇,其中SCI收录12篇,CSCD收录6篇。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学生吴娟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国际陶瓷》(Ceramics International,SCI二区期刊,2018年影响因子3.057)上发表学术论文。
(九)合作与交流
2018—2019学年选派46名本科生赴国外参加交流学习,其中日本10名、蒙古国12名、俄罗斯20名、韩国4名。进一步深化与北京大学“手拉手”学习活动的项目合作,不断拓展学生第二校园经历。全年选派96名本科生到北京大学插班学习;选派8名本科生到南开大学插班学习。
2019年,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开放和交流。加大资助奖励力度,设立本科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专项资金,制定《本科生出国(境)学习交流资助办法》,充分调动学院、专业和学生、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拓宽国(境)外交流渠道,组织实施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寒假交换项目,着力为本科生增设一批海内外知名高校学习精品项目。
(十)教学改革与研究
制定了《内蒙古大学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内蒙古大学新时代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方案》《内蒙古大学关于调整优化本科专业的通知》《内蒙古大学关于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通知》《内蒙古大学新时代本科课程建设方案》《内蒙古大学教务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特色鲜明一流本科教育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等系列文件,明确了学校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建设目标、重点内容、落实举措、评价方式和保障机制。
1. 积极组织开展学习讨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月16日考察学校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双一流”建设和“部省合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和教师教学能力,学校举办了“一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的资深本科教育专家,就一流本科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六卓越一拔尖”等主题做专题报告和实地交流。结合“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学校组织召开了“加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体系建设”专题调研会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会议等。全校上下统一思想,精准深刻把握高等教育教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的经验做法,审视反思目前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理清思路、统筹谋划,开展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各项工作。
2.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优化备课、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合作性学习、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必要环节,提高关键环节教学质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积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积极推进专业课小班化教学、英汉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改革了学生学业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将学生学习的过程考核分为课程作业(包括课后作业、课程论文、读书报告等)、讨论课、合作性学习、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五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的学习成绩单独评定(其中课程作业占课程成绩的15%、讨论课占课程成绩的10%、合作性学习占课程成绩的5%、期中考试占课程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课程成绩的50%)。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加大智慧教室建设力度,打造一批智慧课堂,鼓励专业课引入优质在线开放课,建立翻转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
2018—2019学年共有71门、102门次主干核心课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参与教师265人次,参与学生2603人次。学校对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在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教学改革立项、教师岗位津贴核拨、教师职称评定及各种教学项目申报和评奖评优中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3. 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2018年获批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教坛新秀1人、教学团队1个。获批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课题9项,其中外语专项5项。获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优秀论文5篇,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组织21人次教师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示范教材培训。
截至2019年,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外,学校有国家级、自治区级、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分别为40项、188项、310项,经费总投入3086.2万元。
4. 教学成果奖
2018年评选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5项、二等奖25项,获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一贯重视对本科教学组织领导,不断完善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本科教学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副组长的本科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和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其他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等,确保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体现以教学为中心,优先保障本科教学工作。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多次研究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及时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学校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确保优秀教师进入教学一线;完善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制度,重点表彰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二)严格教学过程管理
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按照《关于做好2019届毕业生重修等课程安排的通知》,自2019届毕业生开始,取消专门为毕业生组织的重修考试。制定实施《本科生学业预警办法(试行)》,对学业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学生严格进行跟班限读、留级限读、退学试读、退学处理,对考试违纪和旷课的学生严格进行违纪处分。深化教师评价改革,修订《本科生培养绩效工资指标核算办法》,体现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第一导向。在职称评聘改革中,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改革教学管理机制体制,充分发挥三学期制的育人功能,建立按学期毕业审定机制。建立课程开放机制,鼓励学生按“单一课程”“课程模块”“课程串”等方式跨学院学科选修其他专业主干核心课,鼓励优秀学生选修本专业研究生专业课。建立了学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
(三)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并不断完善由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院教授委员会、教学督导员、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为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学校现有各类教学管理人员116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人员53人,占45.6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85人,占73.28%。学校教学管理队伍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能够满足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要求。学校对督导室进行了换届,聘请22名热心教学督导工作、为人公正、工作责任心强的退休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员。学校学术委员会设有由9人组成的教学委员会;148位教师组成20个学院的教授委员会。
(四)加强质量监控与质量改进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本科教学日常检查,建立和不断完善日常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一是完善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巡考制度。2018—2019学年,学校领导听课44门次,处级干部112人听课682门次,学校领导巡考36次,处级干部巡视214次,学院领导巡考3386场次。二是加强日常教学督导。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督导队伍,对日常教学工作和各种专项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定期发布教学督查报告;督导室通过听课看课、抽查试卷和毕业论文、巡考、组织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日常教学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撰写和发布《教学督导报告》,督促学校有关部门、相关学院、教师及时整改、解决问题或弥补不足。三是加强日常教学检查。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教务处组织安排开学教学检查,发现教学组织安排上的问题,及时调整解决,教学督导组对全校本科课程学生到课情况进行了常规检查。四是每学期开学第二周组织召开全校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听取和了解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及时解决;向学院反馈领导干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学院研究解决。五是连续开展学生评价教学,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教学体系。2018—2019学年共评价教师3732人次,参评学生228695人次,参与率为94.21%,课堂教学效果评估平均成绩为96.69。对评估得分较低学生意见较大的教师,学院帮助教师查明情况,分析原因,改进教学。学校将教学检查结果、教学评价结果作为核拨学院岗位津贴总额、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奖评优和个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五)分析利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
学校历来严格组织开展《高等教育基层教育统计报表》《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系统》以及其他高等教育相关统计报表的填报工作,对影响学校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核心指标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2018年采用教育部评估中心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3.0版系统进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形成了《内蒙古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编印了《内蒙古大学2018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手册,对即将突破预警标准的指标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习满意度
学校坚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不断深化学分制改革,完善学生选课制度、转专业制度、辅修学士学位制度,扩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自主权。学校将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列入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青年之声、旗帜网站、宣传栏、展板、校园LED屏幕等各种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改革了学生学业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建立了多节点、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近三年问卷调查显示,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满意度高,2018 届本科毕业生对内蒙古大学的综合满意度为97.3%。
(二)本科生毕业率
2019届应毕业本科生3350人,准予毕业3068人,毕业率为91.58%;授予学士学位3029人,学位授予率为98.73%;授予双学士学位995人,占应毕业学生的29.70%。
(三)大学英语过级率
除外语类专业、蒙古语授课专业、艺术类专业外,有2019届毕业生2692人,其中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有2208人,通过率为82.02%;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有933人,通过率为34.66%。
(四)攻读研究生
2019届毕业生中有1009人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381人,各专业平均升研率为32.88%,其中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班平均升研率为62.65%,生物技术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升研率为76.47%。升入“985工程”高校353人,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67人,国外高校56人。
(五)毕业生就业
2019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5.29%。从本科生的主要毕业流向上分析,研究生升学953人,占31.06%;出国86人(其中出国留学56人),占2.80%;国有企业就业339人,占11.05%;其他企业就业500人,占16.30%;行政事业单位129人,占4.20%;各类基层项目就业81人,占2.64%;部队就业91人,占2.97%;灵活就业128人,占4.17%;自主创业3人,占0.10%。
六、民族高等教育
学校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门史、中国少数民族史自治区重点学科3个,民族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蒙古语言文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旅游管理、历史学、民族学、法学、日语、社会工作10个蒙古语授课本科专业,文、理科3个民族预科班。蒙古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蒙古语言文学、民族学、编辑出版学、新闻学、法学、日语6个自治区品牌专业;蒙古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蒙古语言文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蒙古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专业1个,蒙古语言文学专业被确立为自治区级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校现有少数民族教学科研人员397人,占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36.25%,其中专任教师33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人员192人,占57.6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4人,占73.27%;在学校197名博士研究生导师中,有少数民族66人,占33.50%;在82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有少数民族304人,占36.98%。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2019年,学校招收本科生3457人,其中少数民族1132人,占本科招生总数的32.74%;区内高中阶段蒙古语授课学生627人,占本科招生总数的18.14%,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始终保持在学生总数的1/3左右,中学阶段用蒙古语授课的生源比例保持在20%左右。少数民族生源质量稳步提高,蒙授文科录取平均分超本科一批控制线93.7分,蒙授理科录取平均分超本科一批控制线146.8分。
2019年,蒙古语授课专业学生毕业率为86.24%,学位授予率为95.74%,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24.20%,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率为3.19%,初次就业率为69.50%,升研率为25.90%。
七、特色发展
(一)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推进“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背景下,在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中西部综合实力提升项目”“一省一校项目”的支持下,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人才培养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强优质本科教学资源建设,吸引优质本科生源,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学习模式、教师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体验方式和教学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讨论、论证和研究,提出“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成长成才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推动“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者有机结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构,构建了由通识教育课、专业类基础课、主干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创新创业项目组成的课程体系,多层次多维度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由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
(二)突出地区特色,着力提高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质量
建校伊始,学校就明确“作为综合大学,首先要把教学和科学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要面向自治区实际”,“从一开始就要注重办学质量,不必盲目追求扩大规模,要形成良好学风校风,力争在全国达到一定高度与水平,成为自治区最高学府”。建校62年来,学校坚持教学科研相互结合促进,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实施精细化、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优秀人才,许多毕业生成长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新时代以来,学校进一步提出“建设优质资源,吸引优质生源,提供优质服务,给予优质培养,不断巩固和加强本科教学的优质品牌”的本科教学要求。
紧密围绕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家生态安全中的重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整合生物学、生态学、化学和环境科学学科力量,形成“草原资源利用与北方生态安全”学科群。积极依托重点学科群优势,不断推动科教融合,持续提升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成卓越拔尖人才培养高地。截至2019年,先后建设了“国家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本科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内蒙古草地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一系列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科学、生态学、化学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地处大兴安岭、阴山山脉和燕山山地交汇处,生物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的首批“国家级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生物学野外综合实训基地,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生物化学》和《普通生态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普通生态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分子生物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神奇的蒙古高原》等,面向21世纪教材《生态学》,国家级规划教材《生态学实验及实习》,《生物化学》(蒙文版)曾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生态与环境生物学的创建与发展”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科教融合和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下,拔尖卓越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2019年,国家基础学科各基地班平均升研率为65.52%,其中生物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当年考取研究生比例达75.68%。
(三)注重民族团结教育,着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
学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遵循“双重任务”办学基本方针,完善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以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招生结构和专业结构,形成了师资力量雄厚,具有预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种办学层次,蒙古语授课教育、蒙汉双语授课教育、民族预科教育、各专业直接招收高中阶段蒙古语授课学生等多种方式,由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专业共同承担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优秀人才的教学体系。学校不断优化蒙古语授课专业结构,推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蒙古语授课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为自治区和国家培养了大批视野开阔、放眼世界、具备现代科技文化素质、传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带动民族团结的各类高素质创新型少数民族人才,为繁荣民族文化、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依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举办的蒙古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入选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成为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十星”专业,引领了世界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依托蒙古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学科在国内率先创办了蒙古语言文学专业文理综合班,为推动蒙古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特别在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开办了基里尔蒙古文方向,培养急需的从事中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在蒙古语言文学基地带动和示范下,6个蒙古语授课专业成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成功实践了一整套少数民族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一大批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高素质专业人才。2018—2019学年,6个蒙古语授课专业申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蒙古语授课专业获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立项。学校民族高等教育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6项,在蒙古族聚居八省区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中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2019年全区第七届民族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其主要表现及解决措施如下。
(一)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战略科学家、学术大师等高端人才数量不足;没有全职两院院士,且“长江学者”“杰青”“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稀少;师资体量偏小,优秀青年人才队伍规模有待快速壮大。学校将继续以“求贤若渴、惜才如命、三顾茅庐”的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对外联系,深入实施《内蒙古大学“骏马计划”岗位实施暂行办法》《内蒙古大学学术人才引进办法》《内蒙古大学教师出国(境)研修管理办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师资培训和国际访学进修支持力度,广揽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强学术领军人才、学术大师、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引进工作。
(二)专业课程建设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学校虽加大了专业和课程建设经力度,但建设质量水平与“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课程建设水平不够高,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还不够优化,部分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比较低,全英文和英汉双语课程建设力度不够等。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关于竞争中发展的殷切嘱托,学校正在对标国家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今后将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提高实践教学和选修课程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选课和创新实践体验机会。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践、“课程思政”、双语课等“金课”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课堂质量革命;进一步加大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教学能力建设,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改革,探索书院制,着力提高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质量。
(三)开放办学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本科生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但与一流大学相比,本科生国际交流、国内合作办学仍然存在数量少、覆盖面小、专业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关于开放办学的重要指示,学校将深入挖掘国外一流教育资源,拓宽国(境)外交流渠道,加大对本科生国(境)外学习交流奖助力度,健全合作交流机制和组织保障;大力加强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知名大学的交流合作;建好建实一批优质生源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和重点中学的务实合作,着力提高合作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