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学校于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一省一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现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另有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级重点研究平台;83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西部卓越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
1. 办学目标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考察内蒙古大学重要指示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秉承“求真务实”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扎根边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拼搏,笃行不怠,努力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致力于培养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具备健全人格与强健体魄、宽厚基础与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魅力、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促进地区进步、时代发展的带头人与骨干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3个,分属11个学科门类,其中哲学1个、经济学4个、法学7个、教育学1个、文学10个、历史学3个、理学12个、工学22个、农学1个、管理学15个、艺术学7个。
表1 专业设置所属学科门类情况表
学科门类 |
专业数量 |
比例(%) |
哲学 |
1 |
1.20 |
经济学 |
4 |
4.82 |
法学 |
7 |
8.43 |
教育学 |
1 |
1.20 |
文学 |
10 |
12.05 |
历史学 |
3 |
3.61 |
理学 |
12 |
14.46 |
工学 |
22 |
26.51 |
农学 |
1 |
1.21 |
管理学 |
15 |
18.07 |
艺术学 |
7 |
8.44 |
总计 |
83 |
100 |
(三)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103人(不含满洲里学院,下同),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03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114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4386人,普通全日制专科生1002人,预科生190人,留学生381人(其中本科生164人、硕士研究生124人、博士研究生93人),普通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9.69%。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2022年,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按照3个大类59个专业进行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 28 个,文科招生省份 25 个。学校计划招生 4000 人,实际录取 3987 人,实际报到3950 人,报到率99.07%;其中区外招生1220人,区内招生2767人,区外生源占30.60%;民族学生1222人,占30.65%。
学校在各省第一志愿投档率均为100%。自治区内普通文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68.01分,普通理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92.83分,蒙授文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55.29分,蒙授理科平均分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99.94分;区内考生第一志愿专业录取率100%。
二、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1. 师资队伍建设举措和成效
学校实施高端人才发展战略,升级人才引进政策,修订实施“骏马计划”和《学术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制定实施“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办法”;改进人才引育机制,设立人才服务与发展中心,优化人才引进流程,缩短人才引进周期,实行“一院一策”“一事一议”等差异化、灵活性人才政策,积极主动面向全球延揽高端人才,高质量壮大师资队伍整体规模。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修订实施《教师系列职称评聘实施办法(暂行)》,制定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办法(试行)》《实验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办法(暂行)》,使职称评聘更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形成学术团队;制订实施《内蒙古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办法》并开展专业技术和工勤技能岗位聘任工作,制定实施《内蒙古大学2022年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完善了岗位聘用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制定实施《内蒙古大学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扎实有序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建立师德承诺制度,组织新入职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并纳入师德档案,将思想政治和师德要求列入聘用合同,组织开展师德年度专项考核,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纳入二级学院的年度考核指标和校内巡察内容,建立师德违规查处通报和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学校构建起人才引育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了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畅通了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师管理体制,完善了教师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能力,提升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学校面向海内外的人才聚集力得到显著增强,教师队伍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高端人才引育取得新突破,柔性引进了赵东元院士、张涌院士和金力院士,新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各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内蒙古杰出人才奖2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共5人,获准“草原英才”滚动支持个人8项、团队1项,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实现由“聚集优秀博士”向“引育高端人才”的转变。
2. 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41人、外聘教师268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475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 1:5.5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755人(其中正高级304人、副高级451人),占56.30%;讲师及其他中级教师576人,占42.95%。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1272人,占94.85%(具有博士学位的1012人,占75.47%;其中校本部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66人,占79.25%)。年龄结构方面,35岁及以下的教师256人,占19.09%;36-45岁的教师540人,占40.27%;46—55岁以上的教师353人,占26.32%。学缘结构方面,具有外校学缘的教师956人,占71.29%。有双师双能型教师156人,占11.63%。
3. 生师比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41人、外聘教师268人,折合教师总数1475人,折合在校生总数31028人,生师比为21.04:1。
4. 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
学校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实施《内蒙古大学关于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教学为主型教授每年为本科生授课不得少于8学分,教学科研型教授每年为本科生授课不得少于4学分,科研为主型教授、兼任行政职务的教授每年必须承担本科生授课任务,未完成为本科生授课任务的教授,不得参与下年度岗位晋升。2021—2022学年,应当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授292人,实际授课281人,占96.23%;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445门、637.33门次,分别占课程总门数和开课总门次数的20.84%和13.79%;其中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 412门、608.51门次,分别占课程总门数和开课总门次数的 19.30%和13.16%。主讲本科专业核心课的教授有133人、187人次。
(二)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优先保障教育教学工作,加大经费投入,规范经费管理,全力保障教学运行,推进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顺利开展。2021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4816.16万元,生均3347.81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2589.72万元,生均1800.17元;本科实验经费79.9万元,生均55.54元;本科实习经费149.35万元,生均103.82元。
(三)教学设施建设及应用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488302.98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61.75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69991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86446平方米(其中智慧教室面积3287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35平方米。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122676平方米,生均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5.24平方米。有体育教学场馆128个,其中体育馆2个,标准化操场2个。运动场面积70758平方米,体育馆面积24008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92656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27874平方米。
表2 生均面积详细情况
类别 |
总面积(平方米) |
生均面积(平方米) |
占地面积 |
1488302.98 |
61.75 |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
369991 |
15.35 |
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
122676 |
5.24 |
体育馆面积 |
24008 |
1.02 |
运动场面积 |
70758 |
3.02 |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3522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3404个。图书馆新增纸质图书75117册,拥有纸质图书362.73万册,生均116.90册;拥有电子图书100.54万册、电子期刊7.85万册,学位论文1530.66万册,音视频5.85万小时,图书资源总量达60.45万册,生均图书194.84册。2021年图书流通量达到13.77万本次,电子资源访问量1796.36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700.46万篇次。学校年度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3426.83万元,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资产总值12.68 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09万元。
在“部区合建”和自治区专项建设等项目支持下,基本完成校园云数据中心基础平台、校园有线无线融合网络、校园业务与数据支撑平台等校园信息化基础架构的建设,2021年IDC机房计算能力扩容至4400vCPU、19.5TB内存,存储能力扩容至233.15TB,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运行保障和服务能力、质量及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1. 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国家战略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创业“三位一体”联动机制,不断调整与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实施《进一步调整优化本科专业工作方案》,2021—2022学年招生专业83个(部分专业按照大类招生),撤销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文化产业管理、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编导、表演、动画、艺术学、雕塑、中国画、艺术设计学、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13个本科专业,新增纪检监察专业;申报新增生物医学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2个本科专业;环境生态工程、数理基础科学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继续开展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国通语考生班)试点工作。2022级开设辅修学士学位专业4 个,录取学生179 人。
2. 统筹推进本科专业建设
学校按照国家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四新”建设等要求,加强本科专业建设,2022年17 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定,5 个本科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定。截止 2022 年 9 月,学校已有3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认定、23 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认定,完成2019年度获批的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成效评估自查工作。
3. 推进拔尖基地建设和专业认证工作
学校“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选 2021 年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成为自治区首个入选基地。组织召开内蒙古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工作会,明确基地建设八项工作举措;充分总结生物科学基地建设进展,形成《内蒙古大学生物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进展报告》;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接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线上考察并顺利通过,软件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已提交自评报告并做好线上考察的准备工作。
(二)课程建设
1. 全面加强本科课程建设
学校深入实施《内蒙古大学新时代本科课程建设方案》,调整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着力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2021—2022学年,推荐21门课程参评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2个系列课程入选自治区高校美育公共艺术教育培育课程,首批22门课程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72门、99门次课程开展教学模式改革,55门、128门次课程参加混合式教学改革。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
2. 构建思政课课程群
学校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不断推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必修课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论述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等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设《中国共产党史》等11门“四史类”课程。增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3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调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3学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纳入法学专业基础课。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推动思政课建设思路创新、教法创新、师资创优、教材创优,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2021—2022学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堂126个,开设“四史”类通识教育选修课8门。
3. 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学校全面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重点推动课程思政示范学院和示范课程建设,组织教师参加自治区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研讨会、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参加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水平。获批2门国家级、4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内蒙古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批自治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组织教师参加自治区首届本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获三等奖2项和优秀组织奖。举办内蒙古大学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暨自治区第二届本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选拔赛。面向课程思政教学大赛获奖教师征集50个课程思政微视频录制选题,录制完成13个选题。
4. 深化小班化教学
学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中,“30 人及以下”班额占比分别为6.87%、19.85%和35.09%,“31—60 人”班额占比分别为52.12%、73.61%和50.84%。58.99%的公共必修课、93.46%的公共选修课、85.93%的专业课课堂规模在60人以下,学校课堂规模以小班教学为主。
表3 本学年班额统计情况
班额 |
公共必修课(门) |
公共必修课占比(%) |
公共选修课(门) |
公共选修课占比(%) |
专业课(门) |
专业课占比(%) |
30 人及以下 |
89 |
6.87 |
82 |
19.85 |
1023 |
35.09 |
31—60 人 |
675 |
52.12 |
304 |
73.61 |
1482 |
50.84 |
61—90 人 |
215 |
16.60 |
24 |
5.81 |
340 |
11.66 |
91人以上 |
316 |
24.40 |
3 |
0.73 |
70 |
2.40 |
总数 |
1295 |
100 |
413 |
100 |
2915 |
100 |
5. 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
学校持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革命,重点支持校内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推进智慧教室建设。2021—2022学年引入在线通识教育必修课 4 门、通识教育选修课 13 门,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2 个。2021年投入205万元建设智慧教室20个。
(三)教材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材选用工作,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教材工作的相关精神和要求,成立学校教材工作领导小组、教材审核专家委员会,增设教材管理科,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教材管理体制,形成系统完备的规章和科学规范的机制。落实《内蒙古大学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健全分级审核的教材管理制度,实施“基层教学组织审查、学院教材审读小组审读、学校教材审核专家委员审议、学校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四级教材选用管理制度,坚持“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凡翻必审”,全面加强教材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审核。召开首届教材工作会,制定实施《内蒙古大学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教材委员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和<“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内蒙古大学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材和民族语言文字教材翻译审核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完成202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类教材,2022年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涉台用语、人文社科类教材、教材教辅插图专项排查工作,推荐国家教材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家委员会学科专家组专家12人。积极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凡开设与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对应的课程,都必须把最新版马工程重点教材作为指定教材统一使用,2021—2022学年有191门课程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85种,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率97.95%。组织63名教师参加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培训,55名教师参加《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任课教师培训。
(四)课堂教学
学校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规范课堂教学管理,牢固树立教师是所授课程教学质量和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责任人观念,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纪律、教书育人的职责和行为规范,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把控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严格设置主讲教师资质条件,严格课堂教学纪律,加强教师调停课管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21—2022学年,学校开设课程2135门、4623门次,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59门、1261门次,通识教育选修课196门、413门次,专业核心课595门、874门次,专业类基础课399门、926门次,专业方向课874门、1127门次,科研训练与综合性实践12门、22门次。开设理论课教学课堂4425个,其中在线理论课堂81个(通识教育选修课课堂57个、通识教育必修课课堂24个),线下理论课堂4344个。
2022年春季学期,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学校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平稳运行,印发《内蒙古大学教务处关于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生课程开展在线教学的通知》,对本科教学总体安排、在线教学基本要求、组织领导与服务支持等进行统筹规划。联合智慧树、超星、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国内知名线上教学平台高质量推动学校线上教学工作。2022年春季学期计划开设校内课2575门次,实际开展线上教学2457门次,开课率达95.42%。
(五)实践教学
学校不断完善以贯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主线,以课内与课外相互衔接、校内与校外相互补充为途径,以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践训练和创新实践训练为层次,以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为平台,以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为内容的“一条主线、两种途径、三个层次、四类平台、五项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是加强本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室建设。开展全校性本科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专项检查4次,对安全隐患形成台帐并积极完成安全隐患整改工作。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室安全与防护》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向2021级本科生发放《学生实验安全手册》3960册。组织实验室安全培训2次,参与师生4000余人次。
二是强化实验实习课程管理。2021—2022 学年开设各种本科生实验课程316门,其中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115门,课内含实验项目的课程201门。开设实验项目1234项,开出率为100%,其中验证性、演示性实验426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777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开设实验项目的62.97%。2022年春季学期为应对疫情防控对实验实习带来的影响,组织各教学单位结合专业实际和实验项目特点,分阶段、有计划的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验、实习教学模式。全年承担实验教学168486人次数,完成实验教学811381人时数,投入165万元用于实践教学运行补充经费。
三是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全流程管理。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切实加强选题、开题、研究、撰写、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强化指导教师责任。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制度和论文盲审制度,继续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100%检测,检测毕业论文3864篇,通过率99.84%,随机抽取391篇论文参加校外专家盲审,增加校外同行专家评议环节,确保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坚持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制度,2022年评选优秀本科毕业论文120篇。
四是加强校外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1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36个。2021—2022学年共接纳学生1107人次。
(六)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2022年立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58项,其中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1项,获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3项,参与学生1964人,投入经费328.4万元,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覆盖率达到56.71%。入选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3项。2021年获批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专项建设经费20万元。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29.9万元,评出项目团队76个、学生515人次。
组织完成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省赛、国赛各项工作。组织53支红色筑梦之旅团队、358名学生赴革命老区、乡村、西部地区开展相关活动。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自治区选拔赛金奖15项、银奖11项、铜奖1项和优秀组织奖,四个项目分别获高教主赛道冠军、亚军、季军。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5项,产业命题赛道入围奖 4 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唯一“乡村振兴”单项奖 1 项,实现了学校在此项全国顶级赛事中全国总决赛金奖和单项奖零的突破。
本科生在国际、国内各类大学生课外重要学术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42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9项(含国家级金奖 1 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3项),自治区级奖励233项(含特等奖 5项、一等奖 40 项、二等奖71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获软件著作权12件,发表学术论文59篇,其中被SCI收录15篇,CSCD收录5篇。
充分发挥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举办创新创业专题线上培训8场,区内外高校师生参加培训约2400人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七)合作与交流
学校与国(境)外的11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师生国际合作交流日益扩大和深入。选派14名本科生赴国外参加交流学习,其中日本10名,俄罗斯2名,韩国2名,受疫情影响,有9名学生通过线上学习;选派26名本科生赴北京大学插班学习,选派10名本科生赴兰州大学插班学习,接收2名辽宁工业大学本科生插班学习。
(八)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
1. 改进教育教学机制
全面实施学分制、三学期制、主辅修制、转专业制、选课制、实验室开放制,开展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科研训练项目,充分发挥三学期制的育人功能,建立按学期毕业审定机制。建立课程开放机制,鼓励学生按“单一课程”“课程模块”“课程串”等方式跨学院学科选修其他本科专业专业基础课和主干核心课,鼓励优秀学生选修本专业研究生专业课,所选课程学分可以冲抵通识教育选修课相应类别课程学分或专业选修课学分。修订转专业实施办法,扩大接收转专业学生比例,放宽转专业学生年级,充分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
2.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对230位新入职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引导和帮助新入职教师树立正确政治方向,理解高等教育形势政策,掌握教学科研基本规范,夯实教学基本功底。通过“内蒙古大学教师在线学习中心”,围绕职业道德、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学术发展等主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教师科研能力、教师综合素养、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培训教师1300余人。2022年,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对256位教师进行了暑期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承办自治区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研讨会,举办一流课程、一流专业、教学成果奖、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等培训会 9 场,参加教师1100 余人次。举办内蒙古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自治区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赛,推荐5名教师参加自治区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荐3名教师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
3. 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学校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改革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 项、自治区 7 项,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13 项。推荐申报2022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1个、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专项任务项目7个,推荐申报2022年度全国教育规划课题9个、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6个,推荐申报2022年自治区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10项、自治区高教学会课题研究项目5项。申报全国健康学校建设。积极推广优秀教学资源和案例,推荐“大学书记校长大课堂”资源2个、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教学资源5个、全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案例7个、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秀实践案例1个。学校2021年投入2040万元开展各级各类本科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投入800 万元建设5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或实验教学平台。
(九)持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严格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法定要求,加强授课语言文字规范管理,把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各种保障措施落实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的基本要求。一是全面推进各专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用语用字的规范要求,通识教育必修课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基本教学用语用字,除个别蒙古语授课专业外,专业课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基本教学用语用字。二是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在编写教学计划、教案、讲义、板书、制作课件、试卷、作业布置批改、辅导答疑、撰写听课记录、论文指导、实习实训报告认定、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等教育教学活动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三是开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讲好中华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依托《大学写作》《言语表达与有效沟通》《汉字文化》《书法艺术》等通识教育系列课程,提升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专业培养能力
(一)专业培养目标
学校坚持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聚焦国家战略,以新科技革命、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以及国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瞄准学科前沿和产业态势,推动专业交叉融合,积极发展孕育文理渗透、管工贯通的“四新”专业,对标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建设要求,构建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凝练专业特色,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学校专业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规格、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本科专业“三级认证(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要求,结合学科专业性质、特点和优势,制定了可衡量、可达成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充分考虑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和国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充分反映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学生毕业后发展预期等,具有国际视野,体现前瞻性和引领性。
(二)人才培养方案
为优化学校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深化对传统优势专业的升级改造,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对2019年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进行修订,形成2022年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坚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第一,实施学科专业类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科学合理设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规格,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跨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成长成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立德树人内化到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准确把握专业领域未来发展趋势,找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优化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本科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三)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明确每门课程或每个培养环节的目标和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跨学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成长成才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注重课程内在联系,避免出现课程简单重复、先修后续关系错位和因人设课等问题。课程体系建设强化理论基础,突出科教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验实训内容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四)专业建设保障机制
学校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基本教学制度,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定期评选校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和教学团队,重点表彰在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建立鼓励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机制。将本科教学纳入教师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把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过程、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和国内外教改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将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和教学研究与改革经费全部足额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为专业建设提供条件保障。
(五)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典型做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特色经验,赢得了社会良好反响。一是积极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以项目立项为抓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体系。2003年学校开始设立“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计划”项目以来已累计投入经费4126.96万元,立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5335项,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685项、自治区级创新创业项目492项,超过一半的本科生受到创新选题、立项申报、课题实施、创新探索、成果撰写等全方位独立系统的创新训练,其中部分学生开展创业训练或创业实践。二是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创业中心等实践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将所有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均面向学生开放,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学科竞赛的有效开展。三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导师库,为每个创新创业项目配备至少1名指导教师,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指导。有6名导师入选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四是完善机制体制,建立项目申请评审制、导师制、检查验收制、优秀项目评选制等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开展创新创业奖学金,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保障。
(六)第二课堂育人
2021—2022学年,组织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内容,繁荣校园文化。开展各类型第二课堂活动1290项,参与71142人次。其中学术创新类234项、参与13340人次,美育体育类659项、参与26245人次,思政教育类231项、参与25686人次,公益实践类166项、参与5871人次。第二课堂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优化,数据管理后台信息不断丰富,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多样化、全面化记录,通过数据分析能够为学校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内容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七)学风管理
学校持续落实《内蒙古大学党委关于加强学风校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保障体系,营造环境氛围,培育优良学风。一是抓顶层设计,学校成立学风校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二是抓思想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及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制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月一主题”工作方案,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三是抓制度落实,落实《内蒙古大学学生管理规定》,严格课堂教学制度,强化课堂教学工作责任制,严格课堂纪律管理,规范日常行为。四是抓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建设,构建“班团一体化”模式,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辅导员专业技能培训和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提升管理水平。五是抓典型宣传,通过易班网和“内大学工”微信公众号搭建“三优一好”学生风采展示专栏、考研、推免学生事迹专栏,充分发挥学生中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健全完善学风建设的评价激励机制,发挥引领作用。六是抓个体转化,加强学生分类引导,重点做好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及心理存在问题等特殊学生群体的转化和帮扶工作,注重帮扶成效。七是抓氛围营造,充分利用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学风建设成果,开设“学风校风建设”专栏,促进风气转变。八是抓平台构建,搭建素质发展平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各类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发展空间。九是抓部门协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强化管理育人,不断深化服务育人,形成工作合力。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不断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领导小组,把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作为学校重大战略和改革任务。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长经常性研究本科教育工作,确定本科教育基本方针、发展路径和重要举措,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集成和配置,严格实施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有关规定,切实把本科教育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二)严格教学过程管理
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规范教师资格申请认定程序,确保授课教师具有教师资格。严格把控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将思想政治和师德要求纳入教师聘用合同,建立师德承诺制度。严格把控外聘教师资格条件,落实《外聘教师讲授本科生课程管理办法》,对85名外聘(兼职)教师进行了备案审批。加强教师调停课管理,严格落实《调停课管理规定》,备案教师225人调停课391次。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加强学生学业预警管理,2021—2022 学年对学业未达到规定的40名学生进行退学试读警示,64名学生进行留级限读试读警示,167名学生进行跟班限读试读警示。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
学校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监控从关注质量结果转移到重视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常规工作常抓不懈,促进教学工作不断规范。一是完善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巡考制度。2021—2022学年,学校领导听课11人次,处级干部听课294门次;学校领导巡考 44人次,处级干部和学院领导巡考3062 场次。二是加强日常教学检查与督导。教学检查贯穿学年始终,坚持每学期三次常规教学检查,学期初重在新学期教学秩序稳定,学期中关注教学侧重点进行专项检查,学期末重在期末考试工作。2020—2021学年督导听课211门次,抽查试卷218门次,对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期末考试考场全部进行了巡查,撰写和发布《教学督导报告》6期,督促学校有关部门、相关学院、教师及时整改、解决问题或弥补不足。三是每学期第二周组织召开全校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听取和了解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向学院反馈领导干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学院研究解决。四是持续开展学生评教工作,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教学体系。继续利用麦可思教学质量评价平台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全过程评价,逐步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教与学”的评价。2021—2022学年期中、期末评价教师4272、4154人次,参评学生145340、165656人次。对评估得分较低、学生意见较大的教师,要求学院开展“教学帮扶”,帮助教师分析原因、改进教学。学校将教学检查结果、教学评价结果作为核拨学院岗位津贴总额、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奖评优和个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加强并不断完善由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院教授委员会、教学督导员、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为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学校现有各类教学管理人员138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53人,占38.4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95人,占68.84%。学校教学管理队伍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能够满足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要求。学校聘请21名热心教学督导工作、为人公正、工作责任心强的退休教师担任校级教学督导员。学校设有由8人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152位教师组成20个学院的教授委员会。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务处工作人员、教学督导员、各教学单位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等协同完成教学质量保障工作。
(四)分析利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
学校严格组织开展《高等教育基层教育统计报表》《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系统》以及其他高等教育相关统计报表的填报工作,对影响学校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核心指标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2021年采用教育部评估中心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3.0版系统进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形成了《内蒙古大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编印了《内蒙古大学2021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手册,对即将突破预警标准的指标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习满意度
2021 届本科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占96.00%,对母校的教学满意度占95.70%,愿意推荐母校的占79.80%。
(二)本科生毕业率
2022年应毕业本科生3453名,准予毕业3380名,毕业率97.89%;授予学士学位3356名,学士学位授予率99.29%(不含2021年冬季毕业本科生11人,其中授予学士学位10人)。授予辅修学士学位288人,占应毕业学生的8.34%。
(三)大学英语过级率
除外语类专业、蒙古语授课专业、艺术类专业外,2022届有毕业生2605人,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有2253人,通过率86.49%;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133人,通过率43.49%。
(四)攻读研究生
2022届毕业生中有1054人攻读硕士研究生(含出国留学45人),其中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453人(含研究生支教团8人),各专业平均升研率31.15%,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平均升研率54.80%,其中生物技术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升研率62.50%,数理基础科学(基地,物理学)升研率67.65%。升入“双一流”高校、“双一流”专业、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420人,国外高校45人。
(五)毕业生就业
2022年本科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74.20%,研究生升学1054人(含出国留学45人),占毕业生数的31.15%;政府机关、事业单位239人,占毕业生数的7.06%;各类基层项目就业67人,占毕业生数的1.98%;企业就业700人,占毕业生数的20.68%;部队就业9人,占毕业生数的0.27%;灵活就业317人,占毕业生数的9.37%;自主创业3人,占毕业生数的0.06%。
(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学校2021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100%,其中很满意的9.5%,满意的90.5%。过去三年招聘过本校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问题分析能力”的需求程度相对较高,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能力的满意度较高。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工程,学校夯实这一基础工程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需持续深化;学科专业规模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广大教师投入并创新教学的内在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集成和配置,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完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构建实施一流本科创建计划,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
以国家战略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创业“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实施《进一步调整优化本科专业工作方案》,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调整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淘汰培养质量不高、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新增一批符合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交叉、融合、综合的“四新”专业,持续增加理工科专业招生指标。
2. 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
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和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政课重点建设。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加大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和课程思政试点示范学院建设,发挥学校拥有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和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示范作用,构建覆盖全面、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3. 构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对标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三级认证”“四新专业”“六卓越一拔尖”和新一轮审核评估目标要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一批具有领先优势、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专业。对标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目标要求,推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定期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学科融合、产教融合、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加强主干核心课建设,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改革教学内容,提升学业挑战度。加强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强化教材编写审查和遴选使用管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综合型实验、创新性实验课程质量,推动科研创新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测,建立集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于一体的多维度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严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健全学位授予质量把控机制。建立教授开放日,健全导师制。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个性化指导服务,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引导、全面服务”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
4.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入推进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机制“三位一体”改革,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革命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持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项目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着力点,深入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开展双学位、主辅修、微专业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机制。持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充分发挥“互联网+”“挑战杯”等大赛引领作用,强化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实践实习基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推动校地、校企、校所等深度合作,引导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完善学分互认相关制度,建立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创新、交叉、开放、共享的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