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新时代本科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建设人才培养能力体系的关键。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 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结合学校本科课程建设实际, 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 以深化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改革为 重点,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完善课程管理机制,实施“531”课程质量提升计划,重点打造一批“金课”,淘汰一批“水课”,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1.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注重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把思想政治教 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内涵提升,质量第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调整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提高课程高阶性、 创新性和挑战度,提升课程内涵水平,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重点建设,整体提高。选择一批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起主干作用的本科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以此带动本科课程建设水平整体提高。
4.严格考核,强化管理。建立项目评审、中期检查、结项验收、绩效考核等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建设成效实行差异化支持, 淘汰“僵尸”建设项目,表彰优秀建设项目。
(三)建设目标
以立项方式建设 500 门左右主干核心课程、300 门左右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00 门左右在线开放、混合式教学课程。力争将 10 门左右课程打造成国家级精品课、50 门左右课程打造成自治 区级精品课、300 门左右课程打造成校内精品课。
二、建设内容
(一)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结构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明确课程定位和功能,确定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二)更新课程内容体系
根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科学合理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调整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明确课程重点、难点,及时将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纳入课程教学,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
(三)改革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课程考核机制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优化备课、课堂讲授、分组 讨论、合作性学习、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必要环节, 提高关键环节教学质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积极运用启发 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学生学业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将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性学习、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 考试等必要环节成绩按比例计入课程学习总成绩。
积极推进专业课小班化教学、英汉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 鼓励专业课引入优质在线开放课,建立翻转课堂,开展混合式教 学。
(四)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实施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每门主干核心基础课必须组建教 学团队,团队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相应学科博士学位,具有良好师德和强烈责任心、较高教学水平和学术能力、较强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团队要积极开展集体备课、组织教学研讨、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坚决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确保高水平师资为本科生上课。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把控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严格设置主讲教师资质条件,实行本科任课教师“一岗双责” 制度。
(五)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
加强课程教材使用管理。进一步完善教材选用、质量监控、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机制。凡与“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关课程,必须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优先在国家公布的目录中选用。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出版一批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优秀教材,力争有一批教材成为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全国大中专院校蒙古文教材。
(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各环节质量
严格落实《中共内蒙古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遵守《内蒙古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程》,严格执行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健全课程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各个环节,严肃课堂教学纪律,严管严抓教学秩序。查找课程 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听课、教学评价等 在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七)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 年本)》中的思想政治理论 课建设标准,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全面推动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八)加强课程教学研究,形成高水平的课程建设成果
课程建设项目团队要积极开展课程教学交流,主动参考和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先进经验,总结提炼带有共性、规律性的成功做法和典型案例,有针对性的进行课题研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教学模式,取得高水平的课程建设成果。
三、政策保障
(一)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副组长,教务处、人事处、党委宣传部、发展规划处、财务处及开课单位党政负责人为成员的本科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本科课程建设工作。各开课单位作为建设主体,要高度重视本科课程建设工作,为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环境保障。
(二)政策条件。学校投入1500 万元进行课程立项建设,优先推荐建设成效好的项目参评自治区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优 先推荐建设成效好的项目负责人参评自治区级、国家级名师、新秀。
(三)项目管理。学校对本科课程项目实行严格考核、动态管理,建立方案评审、中期检查、结项验收、绩效考核等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建设成效实行差异化支持,对成效不理想的建设项目进行淘汰,对优秀建设项目予以表彰,对具有共性、规律性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制度性推广,对优秀建设成果进行广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