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审核评估 工作巡礼 正文
巡礼〡党委宣传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担当新时代文化育人新使命

发布日期:2024-09-13浏览:

内蒙古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贯彻落实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我校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育人格局、拓展育人渠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改革,奋力担当新时代文化育人新使命,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提升文化育人的深度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势政策报告会、主题党团日活动等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建“专家理论宣讲团”和“学生理论轻骑兵”,构建了成员选拔、主题设定、内容审定、成果展示的全方位宣讲矩阵,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二是服务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将北疆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途径和方式,在北方民族历史文化、古籍文献保护等领域开展了协同创新研究,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咨询。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联合研发的北疆文化古籍资源库为研究蒙古文古籍提供平台,开发了智能化水平较高的蒙古文古籍数字化系统,完成了11291卷(册)蒙古文古籍、129部珍贵古籍文献的全文数字化工作,对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民族团结以及传承与发展文化遗产起到推动作用。搭建“东北亚语言资源数字化平台”,使用用户达10万人次左右/月。

三是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实现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学校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相关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如许晋老师《品语言 知生活》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王乾宇老师《行为经济学漫谈》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四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出台《内蒙古大学师德考核办法(试行)》;举办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包括“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师德师风青年教师演讲比赛、“教育家精神大讲堂”学习活动,在全校范围选拔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师德高尚典型代表,组建全校范围师德师风宣讲团,进行全校巡回讲座,强化尊师教育,厚植师道文化。

北疆文化古籍资源库平台发布仪式

北疆文化古籍资源库平台发布仪式

北疆文化古籍资源库平台发布仪式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师德师风青年教师演讲比赛

二、打造校园文化的宽度

学校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思政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渗透在校园生活的全过程。

一是创建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项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剧影力话剧活动获评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丹心永远系家国诵读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红色经典。哲学学院《“爱智之旅”文化经典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图书馆“桃李湖畔·书香内大”文化育人项目获第二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精品项目、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蒙古学学院“印象·草原—北疆草原文化校园传承体验季”项目获自治区宣传思想工作精品项目。

二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校史文化。内蒙古大学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建立的,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写照。我校排演的原创校史剧《桃李湖畔》入围“戏剧中国”2022年度作品,成为弘扬内大优秀传统的精品之作,并在持续完善,努力将该剧打造为内蒙古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三是发挥全国文明校园的辐射功能,精心打造“四馆两室”(生态文明馆、校史馆、民族博物馆、萧乾文学馆,蒙古文古籍展阅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成果展览室)文化育人基地,拓展校史馆、民族博物馆等自治区级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面向各族师生、社会公众开展民族文化普及和文明培育活动,年均参观培训达到万人次。

四是促进文化交流,扩大学生视野。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项目,让学生在交流中增进文化理解和认同。1月23日—2月8日,我校2024年西澳大学寒假访学项目顺利实施,由生命科学学院米兰老师带队,本校一流学科专业的20名本科生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参加了为期3周的寒假访学项目。

师德师风演讲比赛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剧影力话剧表演活动剧照

IMU剧影力话剧表演季剧照

我校排演的原创校史剧《桃李湖畔》剧照

桃李湖畔剧照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寒假访学项目

三、增强网络文化的黏度

学校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依托融媒体平台,聚合主流媒体资源,营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锚定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目标,紧抓机遇,笃行实干、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汇聚牢记嘱托,开放办学,竞争发展,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内大何为的时代答卷的磅礴力量。

一是坚持“端网联动”,做强校园意识形态阵地的正面舆论引导,综合运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易班”“旗帜内大”等融媒体平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双一流”和部区合建,讲好内大故事,唱响内大好声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是坚持“内外联动”,携手主流媒体做好重大主题宣传。今年3月,在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五周年之际,校党委聚焦“大思政”育人格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内宣外宣结合,线上线下同行,宏观微观并重,全媒体展示我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奋力书写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新篇章。

三是坚持“多方联动”,通过制作微视频、纪录片、口述史等,利用新兴媒体平台,记录内蒙古大学新篇章。2023年,微视频《桃李湖畔这四年》在新华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平台发布,播放量过百万;纪录片《聚焦“双一流”奋进高质量》在央视发现之旅频道播出,引起社会各界积极反响。

四是唱响思政主旋律,汇聚网络正能量。通过校内立项建立校园新媒体工作室、培育网络思政精品项目等措施,不断增加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的供给力度。“卷轴承希冀,盛世启新程”项目入选2023年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绘画联播遴选名单。

西 澳大学寒假访学项目

“学生理论轻骑兵”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宣讲

“学生理论轻骑兵”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宣讲

纪录片《聚焦“双一流”奋进高质量》片段

四、展现社区文化的温度

学校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聚焦“六个下功夫”,引领各族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聚焦“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育人模式,形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健全管理制度、强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学方式为驱动,坚持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师生联动、教研联动的协同联动机制,逐步形成各方面育人主体参与的育人合力。

二是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重要载体,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社区文化建设。通过积极组织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共同谋划、协同参与、主动作为、精准实施、群策群力,形成“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工作力量,推动建设“大思政”格局。

三是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并以“学生导学”“专题研学”等方式构建生活化的思政社区。发挥社区文化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形成润物无声的育人力量,打通思想政治工作“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纪录片《聚焦“双一流”奋进高质量》

我校举办“和美北疆 守望相助”—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基层行启动仪式

“和美北疆 守望相助”——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基层行启动仪式在我校举办

我校召开“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内蒙古大学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提升大学文化自觉,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以文化人、“三全育人”,不断提升思想文化工作的质量效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营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为建设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路235号     邮编:010021
    • 邮箱:jwc@imu.edu.cn
    • Copyright © 2015 内蒙古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 蒙ICP16002391号-1

官方微信